Archive

Archive for the ‘市場快訊’ Category

Google 較 Bing 安全!調查指 Bing 搜尋結果擁更多惡意網站

April 15th, 2013 No comments

網絡上充斥著各種危險,除了是虛假網頁之外,惡意網站往往亦令用戶防不勝防!亦因為這個原因,很多防毒軟件都備有針對惡意網站的掃描功能,同時負責提供網頁搜尋服務的各大公司,均會自動將惡意網站封鎖,藉以提高用戶安全性。

最近德國調查公司 AV-Test 便針對搜尋引擎的安全性進行了長達 18 個月的調查,同時亦檢測了來自搜尋引擎超過 4000 萬個網頁,結果發現 Google 與 Bing 是最安全的搜尋引擎,事關其提供的搜尋結果中,含有惡意網站的數量最少,而最危險的搜尋引擎是來自俄羅斯的 Yandex,有關機構檢視了來自 Yandex 的 13,690,659 個搜尋結果,當中有 3,330 個搜尋結果包含著不同危險程度的惡意網頁。

黑客很多時都會製造多個網站,然後在不同網站之間建立反向連結,這是一種 SEO 搜尋引擎優化的技巧,通過在自己製造的網站之間交換連結達致提升搜尋結果排名之效,同時黑客亦會透過在一些知名網站之中,例如討論區貼上自己網站的連結,藉以提升網站在搜尋引擎之中的分數,從而令網站的信任程度提升,繼而提升搜尋結果的排名位置。

報告中亦提及坊間的防毒軟件很多都能偵測到 92.5% 的惡意網站,但仍有 7.5% 的惡意網站未被偵測得到,這意味著用戶瀏覽搜尋結果的網站時,仍存在一定的風險。最後報告提到現時最安全的搜尋引擎為 Google,有關機構調查了來自 Google 的 10,912,207 個搜尋結果,當中只發現 272 個惡意網站;而第二安全的是 Bing,機構調查了來自 Bing 的 10,958,884 個搜尋結果,當中發現了 1,285 個惡意網站,明顯 Google 在這方面較 Bing 做得好。

雖然 Google 只發現了不足 300 個惡意網站,但要注意的是 Google 每天幾乎處理全球三分之二的搜尋量,約是 20 – 30 億次搜尋,假如將上述針對 Google 搜尋結果的測試網頁數字倍大計算,所發現的惡意網站數目已足以令很多用戶陷入危機之中,所以報告最後建議用戶需經常保持系統更新,同時亦應安裝不同的防毒軟件以策安全。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調查:流動應用 2013 首季破 134 億次下載紀錄

April 12th, 2013 No comments

自從 iPhone 出現後,企業之間均開始將不同的商用服務、內部應用轉移到流動裝置平台之中,一方面令員工可以更輕易處理日常業務工作,另外亦可增加銷售渠道。其實 Apps 開發已不是新鮮事,而且智能電話存在已有數年之久,因此很多人都開始考慮到 – 究竟這個市場會否飽和呢?

但今天一份由 Canalys 公佈的調查結果便清楚告訴我們 Apps 開發仍然有一定的市場空間。根據報告指出 2013 年全球於首季下載 Apps 次數達 134 億,對比 2012 年同期上升 11%,明顯市場對 Apps 的需求有增無減。至於那一個 App Store 最受用戶歡迎呢?沒錯,第一位仍然是 Apple,接著是 Google Play、Windows Phone Store 以及 BlackBerry,而上述四個 App Store 於 2013 年第一季的總收益達 22 億美元,對比 2012 年上升 9%。

雖然市場對 Apps 的需求有增無減,但對於開發者來說單靠 Apps 買賣、in-apps purchase 的收入應付日常開支絕非長久之計,因此開發者普遍視 Apps 買賣、in-apps purchase 為 Bonus 收入﹐反而一眾開發者均看準 Apps 的廣告收入,因為只要 Apps 下載人數夠多,對廣告商的吸引力便愈大,而且廣告收入金額往往比 Apps 買賣大得多。近年 Apps 廣告代理商數量愈來愈多便清楚將這趨勢反映出來了。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Firefox 加入不留痕模式效果成疑!

April 10th, 2013 No comments

Firefox 加入不留痕模式效果成疑!

很多時你需要登入不同的網站處理公司業務,這時候大家需要輸入你的登入名稱及密碼;而為了方便日後再次登入有關服務,我們都會啟用網站提供的自動登入功能,日後便無需再次輸入登入資料減少麻煩。

在上述情況,我們明顯知道瀏覽器將會儲存著我們的登入資訊,以方便網站完成登入過程;不過對於網站開發者,要令瀏覽器儲存用戶輸入的資訊其實並非難事,很多情況下用戶均在未知情情況下被監視所儲存的資訊,從而令網主更清楚用戶喜好。

最知名的例子便是很多廣告代理以此收集用戶瀏覽習慣,並以這些數據顯示相關的廣告,令廣告命中率增加;作為用戶當然不希望被第三方監視到瀏覽資訊、習慣,因此近幾年瀏覽器便紛紛出現所謂的「無痕瀏覽模式」,在這種模式下用戶所瀏覽的種種均不會被暫存起來,這樣將有效減少被第三方監視的情況。

即將進入正式版階段的 Firefox 21 Beta 亦推出類似功能,名為「Do Not Track」。這種功能早於兩年前的 Firefox 4 之中已有提及,當時稱用戶啟用有關功能後,Firefox 將會代你通知網站,並要求網站「Do Not Track」用戶的瀏覽痕跡。這明顯與傳統的「無痕瀏覽模式」有一點點不同之處,但問題是網主為什麼要聽 Firefox 的要求?

筆者估計這種方式類似香港政府推出的拒收商業訊息功能,假如真是這樣的話,Firefox 的 Do Not Track 功能將讓用戶有權利選擇是否讓第三方,例如廣告代理監視用戶的瀏覽喜好,假如用戶拒絕被監視的話,廣告代理便需乖乖的停止有關行為。這功能需在一些擁有完善法律保障的國家才會收效,假如沒有完善的法律制度配合下,這功能恐怕作用不大。有關功能相信最快會於今年 7 月份成為預設正式功能。

另外新版 Firefox 亦加入了所謂的 Firefox Health Report 功能,透過有關功能瀏覽器將為用戶提供瀏覽建議,讓用戶可更佳的優化 Firefox 內不同設定,令用戶擁有更佳瀏覽體驗。現時大家已可從以下連結下載 Firefox 21 Beta 版本。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假 Facebook 頁面現身互聯網騙個人資料

April 9th, 2013 No comments

黑客透過製造虛假頁面收集用戶個人資料並非新鮮事,但在各家安全廠商、專家的提示下我們仍經常聽到有用戶「中招」的消息,這代表用戶使用網上服務時的警覺性仍不足。

剛剛安全廠商趨勢科技便發現一個內含木馬程式 TSPY_MINOCDO.A 的執行檔,只要電腦或其他裝置一經感染,用戶在登錄Facebook 時就會被導向一個聲稱是 Facebook 安全檢查功能的網頁,要求用戶提供信用卡號碼以及個人資料,令用戶蒙受不必要的金錢損失。專家提醒公眾,一般社交網站不會要求用戶提供信用卡等資訊作為審核依據,請大眾戒備此類網站,以免成為人肉提款機。

Facebook 是現時最流行的社交網路平台,所以黑客絞盡腦汁通過此平台運用釣魚引誘用戶。這個內含木馬程式 TSPY_MINOCDO.A 的執行檔,可將用戶導入 Facebook 偽網頁,並以讓用戶「透過安全檢查來保護你的 Facebook,免受垃圾訊息困擾」來要求用戶提供詳盡的個人資訊,其中包括信用卡號碼等金融資料,從而達成詐騙金錢的目的。

針對社交平台的攻擊一般會利用偽造的連結,這次攻擊相信是透過網絡釣魚方式,運用執行檔來散佈木馬,並在用戶系統啟動時執行,只要使用受感染裝置登錄 Facebook,所有用戶都可能成為受害者。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Facebook Fan Pages 故障用戶無法發佈 Status

April 3rd, 2013 No comments

Facebook Fan Pages 故障用戶無法發佈 Status

Facebook 雖然強大,但很多時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錯誤,如果大家本身有自己的 Fan Page 的話,便會發現今天無論你於 Fan Page 之中發表任何訊息,當完成發表後即使重新載入你的 Fan Page 頁面,你亦不會見到剛剛所發表的訊息。

其實有關問題存在已久﹐早期亦曾經發生過,但不多用久 Facebook 便修正有關問題。現時於 Facebook 的討論區之中已見到很多用戶投訴及對有關問題進行查詢,但現時 Facebook 仍未作出任何回應。我們已去信 Facebook 了解事件,有回應時將盡快於本文之中向大家公佈。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