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拆解軟件定義和超融合的迷思

January 5th, 2017 No comments

甚麼是..?拆解軟件定義和超融合的迷思 – HKITBLOG

甚麼是..?拆解軟件定義和超融合的迷思

甚麼是..?拆解軟件定義和超融合的迷思

作者為:Ted Chen, Lenovo 香港及台灣地區總經理

IT 界正吹著一股軟件定義及超融合風。到底軟件定義及超融合是什麽,希望下面的簡單問答可以解答一般的迷思。

何謂軟件定義 (Software Defined)?

軟件定義與虛擬化技術的概念相似,都是通過軟件將一台伺服器當作很多台伺服器來使用。顧名思義,軟件定義就是將電腦運算從硬件分離,使電腦運算不再受實體的儲存裝置約束。為過去緊緊綁在一起的軟硬件、網絡、儲存系統提供了一個各自分離的機制。實際應用層面上,在數據中心的伺服器上安裝軟件用作整合及管理軟硬件、網絡、儲存系統,便能將伺服器功能物盡其用,大大提高 IT 設備投資的回報率。軟件定義的方法使 IT 部署更加靈活,配合商業應用和需要之餘,IT 部門無需大幅改動基礎架構。

軟件定義將會是 2017 年的 IT 主流趨勢嗎?

越來越多的企業將軟件定義架構運用在包含軟硬件、網絡、儲存系統等設備上。此外,軟件定義架構亦開始擴展到資料儲存 (Software Defined Storage) 的層面。許多企業將儲存設備與各種網絡架構連結,應付來自不同地點和不同應用的資料儲存需求。因此,軟件定義網絡及軟件定義儲存將會是來年的 IT 主要趨勢。

何謂超融合 (Hyper-converged)?

要明白“超融合”的含義,先要明白超融合基礎架構。超融合基礎架構是由刀片 (Blade) 系統組成,刀片系統的特點有如一個充當著迷你數據中心的盒子,而每一個盒子都有各自的伺服器、交換器、網絡和儲存系統,然後再用一個管理軟件作協調及虛擬化。換句話説,超融合架構是由具有電腦運算力的積木搭建,能配合實際需要而增加積木數目 (增加運算力),因此非常適合快速的部署。

軟件定義和超融合如何在實際環境運用?

超融合架構的最大賣點就是利用軟件連結位於伺服器内的儲存系統,達到不限規格儲存的方式 — 這便是坊間所說的軟件定義儲存 (Software Defined Storage)。

軟件定義儲存方式可以一改傳統數據中心購入大量伺服器及儲存設備後,缺乏成本效益及投入大量資源去維護等弊病。

如何選擇超融合解決方案供應商?

企業在購置超融合解決方案時應該考慮使用能夠提供端到端 (End-to-End) 數據中心架構的供應商。原因是 End-to-End 供應商一般會與軟件供應商直接合作,以確保數據中心在軟件定義環境運行時的穩定性。無論是軟件定義或是超融合架構,伺服器都是靈魂。因此,在構建數據中心時,除了價錢之外,挑選 End-to-End 供應商可以免去兼容性的煩惱。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我們應如何善用大數據以迎接共享經濟大趨勢?

January 3rd, 2017 No comments

我們應如何善用大數據以迎接共享經濟大趨勢? – HKITBLOG

我們應如何善用大數據以迎接共享經濟大趨勢?

我們應如何善用大數據以迎接共享經濟大趨勢?

作者:奇虎 360 科技有限公司海外業務顧問葉青陽

五年前,普羅大眾可能從未想像過將自己閒置的資源與他人共用,也能成為一大商機,甚至掀起全球商業革命。短短數年間,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浪潮在世界各地不斷升溫,不但衝擊傳統商業模式,更為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帶來前所未有的個人化體驗。共享經濟讓大眾只需透過網上平台,便可瞬間與陌生人連接,互相「分享」或「出租」任何物品,甚或無形的資源,如知識、技術和服務等。

近年世界各地大力鼓吹善用社會資源,加上互聯網及數據分析等技術愈趨普及,令共享經濟模式得以蓬勃發展。以為人熟識的旅遊住宿租賃網站為例,用戶可利用網上平台於目標地點尋找住宿,同時也可把自己的空置房間出租予他人;用戶既是租客,亦可身兼房東。如此具彈性的交易模式,令採用共享經濟的網上平台可輕易連接龐大的用戶基礎,從而衍生海量數據。但如何利用這些大數據才可達至有效的共享經濟業務模式?

收集龐大的數據資料後,必需鎖定數據的關連性,針對不同年齡、地域、教育水平及職業等類別的目標用戶作出深入分析,以便更精準了解各類用戶的背景與行為模式的相關性。另外,共享經濟業務模式講求隨時隨地提供實時資訊,對數據分析速度的要求極高。具高速數據挖掘技術的分析平台則可於彈指間解讀大量繁雜數據,轉化成具商業價值的資訊。透過獲取快而準的第一手數據分析,將更容易針對個別用戶推動個人化營銷,加強用戶在共享經濟下的專屬體驗。

大數據分析工具於共享經濟發揮重要角色,不但助業務了解其市場定位、目標用戶及潛力發展地區,更可比競爭對手更快掌握先機。早前奇虎 360 的大數據分析平台便就旅遊住宿租賃網站搜集了有關數據並進行分析:

分析用戶背景:數據結果顯示搜索該網上平台的主要用戶為網購狂及遊戲達人,逾八成年齡介乎 19-34 歲。此外七成用戶具有大學學歷或以上,收入屬中高至高水平。可見新興的共享經濟模式大多吸引具高教育水平、而且熟悉互聯網的千禧世代。當針對這群用戶進行推廣時,宜利用互聯網或搜尋引擎營銷方案,以便有效接觸用戶。

找出潛力發展地區:搜索該網上平台的用戶大部分在廣東地區,其次是北京、浙江、上海和江蘇。然而近年中國二線城市的網絡浸透率正不斷上升,發展潛力極大。因此網上平台可根據自身策略及定位,考慮加強開發二線城市,掌握先機。

共享經濟下的每位用戶都是海量數據的來源,有助網上平台提供實時共享資源,再透過數據分析工具獲取獨有見解,讓市場營銷人員在制定營銷策略或作出決策時都能取得競爭優勢,從而持續優化個人體驗,最終讓用戶得益。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資安趨勢預測大不同!業界同行如何預測2017發展?

December 28th, 2016 No comments

資安趨勢預測大不同!業界同行如何預測 2017 發展?

資安趨勢預測大不同!業界同行如何預測 2017 發展?

每到了年尾時,各家廠商都會針對來年進行趨勢預測,而在這些預測之中,究竟其準確性有多大呢?恐怕要到明年年尾時才會知曉。

其實我們每年都會收到很多趨勢預測報告,而這些預測的趨勢很多時都會出現重複情況,按常理來說相同的趨勢預測在不同報告之中所出現的次數愈多,其準確性便會愈高,因此我們便綜合了各家廠商的報告,並將出現最多的相同趨勢預測向大家分享。

1. 物聯網安全成關注

物聯網安全已成為各家資安廠商的熱話,在今次作比較的四家資安廠商報告之中,基本上每一家都將物聯網放在最前的預測趨勢位置。現今智能數碼網和相關的數碼科技平台及應用程式架構,令網絡安全更複雜;再加上物聯網欠缺統一的平台標準,因此傳統的防禦方案很多時都未能針對物聯網的設備作資安防禦。除此之外,物聯網的設備及系統都是較新鮮的事物,而新的系統往往會出現很多未知的弱點,因此物聯網將勢必成為全球駭客的目標。

2. 針對流動裝置攻擊愈來愈多

有超過一半資安廠商提出的就是針對流動裝置的攻擊。現時針對流動裝置的攻擊持續增長,而這亦將會成為未來最重要的企業安全問題;由於流動裝置之中很多時都儲存了個人以及是工作相關的機密資料,再加上用户對流動裝置的資安關注遠比傳統的電腦系統低得多,針對流動裝置的攻擊亦會較為容易,這使得駭客會更專註於針對流動裝置發動攻擊,因此在未來針對流動裝置的攻擊次數將會愈來愈多。

3. DDoS 攻擊明顯增加

DDoS 相信大家都已聽說過,早前針對香港政治團體的 DDoS 攻擊便是其中一例。在今次比較的四份報告之中,有兩份都有提及 DDoS 攻擊;其實要發動 DDoS 攻擊是最為容易不過的事情,只需通過一些工具再配合彊屍網絡便可,所以 DDoS 攻擊已成為最容易及影響力最大的攻擊之一。

因此企業必需部署多方面的預防策略,這樣才可有效保護其網絡安全;其中一份報告亦建議企業亦需要考慮其他的方法來應對發起勒索軟體活動的攻擊者,例如與同業協調進行取締和執法行動,以及建立預備資金以加速付款。

4. 駭客工業的冒起

在四份報告之中有一半都提到駭客工業的冒起。現時要針對不同的目標發動攻擊,其實已可簡單的從地下討論區光顧一些駭客組織所提供的駭客服務即可輕鬆向目標發動攻擊。

而在地下的討論區之中,現已開始出現一些十分有規模的組織,這些駭客組織擁有十分充足的員工去接單、跟單以及提供客户服務跟進攻擊成效,一點也不馬虎,難怪就連一些國家都會與這些組織合作。

根據我們比較的其中一份報告中便有明確指出,現時一些流氓國家或將與犯罪組織聯合謀取錢財,充實國庫;其中一個例子就是 SWIFT 攻擊,這種威脅可能導致國家政治、軍事或金融系統癱瘓。

至於其他的資安趨勢預測,四家廠商都不盡相同,其中有些會提及針對雲端的,而有些則提到 SSL 認證濫用等情況,姑勿論如何,我們希望上述簡單的綜合報告能讓大家更了解未來的資安趨勢發展,從而提早作好預備以免「中招」。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隨著技術成熟、流動辦公將成企業主流模式

December 21st, 2016 No comments

隨著技術成熟、流動辦公將成企業主流模式 – HKITBLOG

隨著技術成熟、流動辦公將成企業主流模式

隨著技術成熟、流動辦公將成企業主流模式

隨著統一化通訊即服務 (UCaaS) 在全球及企業內部不斷發展,該技術已愈趨成熟並能滿足更多不同類型企業的需要;而在 2017 年,企業亦將會面臨一些意想不到的轉變,包括:

1. 流動辦公將成企業主流模式

在 2016 年 10 月,利用手機和平板設備的流動瀏覽流量首次超越桌面電腦的瀏覽流量。企業員工在辦公場所使用流動裝置日益頻繁,並會優先以流動裝置處理公務。縱使桌面電腦功能仍然較廣泛,但已變成次要的商務設備。這種辦公模式有助推動新技術的開發以及以流動裝置作為首選的商務設備,其次是桌面電腦及 web 用戶端。儘管桌面電腦仍有其重要性,惟工作負載將比以往更常遷移至流動應用程式,而新的功能亦將率先適用於流動裝置。

2. 企業辦公模式須配合 Z 世代員工的需要

Z 世代將於這十年內投身職場,故此,企業必須應付新生代員工對辦公模式所帶來的轉變。Z 世代在通訊無間斷的環境下成長,他們積極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內容,而且接收內容的渠道眾多,因而對通訊工具的表現要求極高,更無法忍受及採用效能欠佳的技術。由於 Z 世代明白到他們可以自行選擇所需的生產力工具,甚至會建議企業採納有用的新技術,企業必須更積極回應員工對技術的需求,還要大幅提升協作的靈活性,實現前所未有的互聯互通。

3. 數碼助理及網絡機械人在工作間盛行

有愈來愈多企業將藉著網絡機械人打造更強的情境感知技術,以及提高在工作場所的決策速度和準確性。網絡機械人利用與日俱增的用戶數據及更臻完善的分析工具,可在決策時創造實際價值。

有不少企業正開發針對工作間的網絡機械人技術,以改善其聯絡中心應用程式或銷售支援工具。舉例來說,Chyme 的網絡機械人使聯絡中心的員工能夠識別客戶過往的行為模式,從而迅速釐清對方目前的問題。Kore 的 Smart Bot 協助零售商透過簡單的即時通訊平台,自動檢查特定商品有存貨與否。網絡機械人技術將繼續在企業工作間拓展,讓企業可從不斷進化的大數據分析及機器學習中獲取實際價值。

4. 協作技術平台加以整合完善

IDC 預料到了 2019 年,有 75 % 的 IT 支出是來自雲端、流動、分析和社交媒體服務等第三平台技術。這種技術投資上的轉變為工作場所的生產力及協作工具帶來變化。在協作方面,終端用戶在企業獲得決策權。這不但有助提高技術易用性,還能打造更理想的整體用戶體驗。為了解決技術整合和兼容方面的問題,企業不再追求最頂尖的解決方案,而是傾向更綜合及全面的方案。隨著廠商紛紛摒棄開發獨立技術,轉而致力打造最全面的方案,市場上將出現更多企業合作或合併。由於企業為免遇到技術整合的困難而摒棄單點解決方案,整合式協作平台方面的 IT 支出將持續上升。

5. 統一化通訊即服務拓展至全球

到了 2019 年,全球統一化通訊及協作市場的支出預料達到 350 億美元。美國的雲架構及雲技術發展成熟,致使統一化通訊即服務在當地面世,繼而逐步擴展至北美洲以外的地區,故該服務在明年將於美國以外的市場被廣泛採用以及錄得大幅增長。其中,歐洲、亞太區和澳洲正開始部署統一化通訊即服務方案及所需基建。隨著歐洲及亞太區開始更迅速採用統一化通訊即服務,該技術在全球的發展步伐將更趨平衡。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資安趨勢預測大不同!業界同行如何預測 2017 發展?

December 20th, 2016 No comments

資安趨勢預測大不同!業界同行如何預測 2017 發展?

資安趨勢預測大不同!業界同行如何預測 2017 發展?

每到了年尾時,各家廠商都會針對來年進行趨勢預測,而在這些預測之中,究竟其準確性有多大呢?恐怕要到明年年尾時才會知曉。

其實我們每年都會收到很多趨勢預測報告,而這些預測的趨勢很多時都會出現重複情況,按常理來說相同的趨勢預測在不同報告之中所出現的次數愈多,其準確性便會愈高,因此我們便綜合了各家廠商的報告,並將出現最多的相同趨勢預測向大家分享。

1. 物聯網安全成關注

物聯網安全已成為各家資安廠商的熱話,在今次作比較的四家資安廠商報告之中,基本上每一家都將物聯網放在最前的預測趨勢位置。現今智能數碼網和相關的數碼科技平台及應用程式架構,令網絡安全更複雜;再加上物聯網欠缺統一的平台標準,因此傳統的防禦方案很多時都未能針對物聯網的設備作資安防禦。除此之外,物聯網的設備及系統都是較新鮮的事物,而新的系統往往會出現很多未知的弱點,因此物聯網將勢必成為全球駭客的目標。

2. 針對流動裝置攻擊愈來愈多

有超過一半資安廠商提出的就是針對流動裝置的攻擊。現時針對流動裝置的攻擊持續增長,而這亦將會成為未來最重要的企業安全問題;由於流動裝置之中很多時都儲存了個人以及是工作相關的機密資料,再加上用户對流動裝置的資安關注遠比傳統的電腦系統低得多,針對流動裝置的攻擊亦會較為容易,這使得駭客會更專註於針對流動裝置發動攻擊,因此在未來針對流動裝置的攻擊次數將會愈來愈多。

3. DDoS 攻擊明顯增加

DDoS 相信大家都已聽說過,早前針對香港政治團體的 DDoS 攻擊便是其中一例。在今次比較的四份報告之中,有兩份都有提及 DDoS 攻擊;其實要發動 DDoS 攻擊是最為容易不過的事情,只需通過一些工具再配合彊屍網絡便可,所以 DDoS 攻擊已成為最容易及影響力最大的攻擊之一。

因此企業必需部署多方面的預防策略,這樣才可有效保護其網絡安全;其中一份報告亦建議企業亦需要考慮其他的方法來應對發起勒索軟體活動的攻擊者,例如與同業協調進行取締和執法行動,以及建立預備資金以加速付款。

4. 駭客工業的冒起

在四份報告之中有一半都提到駭客工業的冒起。現時要針對不同的目標發動攻擊,其實已可簡單的從地下討論區光顧一些駭客組織所提供的駭客服務即可輕鬆向目標發動攻擊。

而在地下的討論區之中,現已開始出現一些十分有規模的組織,這些駭客組織擁有十分充足的員工去接單、跟單以及提供客户服務跟進攻擊成效,一點也不馬虎,難怪就連一些國家都會與這些組織合作。

根據我們比較的其中一份報告中便有明確指出,現時一些流氓國家或將與犯罪組織聯合謀取錢財,充實國庫;其中一個例子就是 SWIFT 攻擊,這種威脅可能導致國家政治、軍事或金融系統癱瘓。

至於其他的資安趨勢預測,四家廠商都不盡相同,其中有些會提及針對雲端的,而有些則提到 SSL 認證濫用等情況,姑勿論如何,我們希望上述簡單的綜合報告能讓大家更了解未來的資安趨勢發展,從而提早作好預備以免「中招」。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