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Archive for the ‘市場快訊’ Category

Hotmail 功成身退!Outlook.com 正式上線

February 25th, 2013 No comments

微軟由 1997 年成功收購 Hotmail 後,便開始向用戶提供免費的 Hotmail 線上郵件服務,記得當年的線上電郵服務除了 Hotmail 之外,還有香港人常用的 HongKong.com。當然這一切已成過去,就連擁有相當歷史的 Hotmail 亦踏入功成身退的階段。

微軟剛剛宣佈於 2012 年八月份推出的 Outlook.com 線上郵件服務已脫離 Beta 階段,這亦代表了 Hotmail 的歷史任務快將完結。新推出的 Outlook 在介面設計上更為易用,而且如 Gmail 般提供極充足的儲存空間供用戶使用,最後它亦與微軟的雲端儲存服務 Skydrive 作整合,簡直就是第二個 Gmail 服務。

雖然微軟並未公佈 Hotmail 的去向,有指微軟偏向保留 Hotmail,但卻會主力推銷用戶使用 Outlook.com,同時微軟將會自動替用戶更新 Hotmail 的介面,日後即使用戶使用 @hotmail.com 登入 Hotmail 系統,整個介面亦會與 Outlook.com 差不多,換言之用戶只可使用固有的Hotmail 電郵地址,但介面卻必定會轉換成 Outlook.com 服務的全新介面。

另外微軟亦公佈了有關 Outlook.com 的註冊用戶數目,雖然 Outlook.com 於 2012 年八月份開始至昨天仍然處於 Beta 版本,不過新註冊的用戶人數卻多達 6000 萬人。其實筆者是最早一批註冊 Outlook.com 的用戶,試用後感覺在速度上的確順暢了很多,而且介面設計亦令使用時更方面就手,有興趣的話大家可於以下網址註冊使用。

網址:http://www.outlook.com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減少頻寬競爭影響、新方案提升視像廣告質素

February 22nd, 2013 No comments

廣告是網站經營者其中一項重要的收入來源,因此很多網站都會在不同頁面放置大量廣告,不過當瀏覽者進入你的網頁時,由於同一時間需要從廣告管理平台之中載入大量廣告,因此要讓所有廣告完成載入的話,至少需要數秒時間;而現時視像廣告非常流行,很多網站都會插入不同形式的視像廣告,更甚者會於視像之中再次插入廣告欄位,以增加銷售途徑,不過視像廣告最大的問題在於頻寬管理,事關視像播放對頻寬要求頗高要求,因此要在維持廣告質素的情況下有效管理頻寬佔用,同時更需要維持正常的載入速度,實在是一大難題。

Ad Integration Services 是 Akamai Sola Vision 雲端方案組合內的產品,透過有關方案用戶於應對工作流程、保安及連接方面的挑戰時將更得心應手。正如前文提到,頻寬管理及廣告出現流程的優化將提升廣告質素,所以 Ad Integration Services 本身便主力於簡化串流視像中插播個別以用戶為本的目標廣告程序,亦可同時避免一般以客戶端為本方式所帶來的潛在質素下降問題。加上 Ad Integration Services 能於同一網絡內插入廣告,這將有效提高可擴展性,滿足來自最大網上觀眾群的需求。

Ad Integration Services 支援多個廣告決策或廣告網絡平台,用戶只需將目標廣告動態地插入至直線或點播串流視像中,再透過 Akamai 的 Sola Sphere 媒體交付網絡即可傳遞至其他互聯網連接的裝置。Ad Integration Services 採用 mDialog 的 Smart Stream Platform 技術及開放標準架構,讓網上內容供應商維持現有的視像基礎架構及工作流程。

另一方面,Ad Integration Services 亦開始將複雜的網上視像廣告插入過程從播放器轉移至雲端,希望藉以簡化或省卻許多以客戶端為本的廣告插入方法所需的功能及第三方整合工序。此方式更可減低於視像內容過渡至廣告播放時,因頻寬競爭而為播放質素帶來的風險。此最新方案的播放器或客戶端採用輕量級的軟體開發套件(SDK),確保符合 Internet Advertising Bureau 的測量指標。該軟體開發套件方便整合更支援互動視像廣告及防止廣告跳過功能,以讓用戶可跨越不同裝置,得到媲美電視質素的觀賞體驗。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官方證實:Java 漏洞導致 Facebook 被黑客入侵

February 21st, 2013 No comments

 

正所謂「樹大招風」,像 Facebook 這個世界網民均認識的社交網站,自然較容易成為一眾黑客的目標,不過 Facebook 一直稱自己在保安方面做得非常好,那為什麼今次會讓黑客有機可乘呢?

Facebook 指事件起因是公司員工瀏覽手機程式開發者網頁所致,由於該網頁載有惡意軟件,員工進入有關網頁後,網頁內的惡意程式便即時於系統之中自動安裝。而有關漏洞主要來自 Java 程式,該漏洞能讓網頁中的惡意軟件避開防毒軟件偵測,並自動於員工的電腦中安裝惡意軟件,Facebook 稱早已通知 Oracle 有關漏洞,而 Oracle 亦迅速於 2 月 1 日發佈了修正檔。

最後 Facebook 強調沒有用戶資料外洩,並指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用戶的安全。似乎 Facebook 已將大部份責任推向 Oracle 的 Java 漏洞,雖然 Oracle 的 Java 漏洞看來與今次事件有關係,不過 Facebook 亦有責任為公司內的電腦保安把關,絕不能以其他軟件的漏洞作解釋,事關作為 Facebook 用戶根本無需理會 Facebook 背後的安全問題,我們關心的只是使用上的體驗及一個安全、易用的平台而已。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Google 貼錢買靚位!10 億美元成 iOS 搜尋服務供應商

February 18th, 2013 No comments

大家在瀏覽器或智能手機之中所使用的預設服務,例如搜尋服務、即時資訊服務等,背後的代價往往是數以億元的交易。不過即使支付的金額高昂,有些公司仍樂於支付,就好像 Google 便願意向蘋果支付 10 億美元以換取 iOS 默認搜尋引擎服務供應商之位。

根據 Morgan Stanley 的報導指 Google 將會於 2014 年支付 10 億美元,並藉以維持 iOS 之中的預設搜尋引擎服務。於 2009 年,Google 只支付約 8900 萬美元即可成為 iOS 的預設搜尋引擎。

10 億美元是否物有所值?其實 Google 的最主要收入來源是來自搜尋引擎業務及當中的廣告收益,現時 Android 系統已佔了一大部份智能手機系統市場,假如能繼續成為 iOS 默認搜尋引擎服務供應商的話,便真正主宰了智能手機的搜尋服務供應商之位,所以即使再高的價錢,估計 Google 都願意支付。

除了 iOS 之外,其實 Google 亦有向 Firefox 及 Opera 等瀏覽器支付費用以換取成為默認搜尋服務供應商,當然金額遠低於向蘋果所支付的。至於其他智能手機系統,包括 Nokia 及 BlackBerry 等都已經是 Bing 的天下,估計 Bing 亦同時向蘋果申請成為預設的搜尋引擎,所以 Google 的 10 億美元是絕對沒有「講價餘地」,因為 Google 明白只要稍一不慎便會讓 Bing 搶去這個靚位。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頻譜多、隱憂現!4G LTE 崛起用戶勢破 10 億大關

February 6th, 2013 No comments

現時使用 3.5G 上網十分普遍,回想多年前 3G 剛剛推出,加上智能手機的普及性未及今天,因此使用人數不多;而 4G LTE 在港出現雖只有短短兩年,但其普及的速度卻遠勝當年 3G,這除了是企業更依賴流動裝置處理業務外,技術愈趨成熟令價格更相宜亦是一個很大的原因。

而這情況並非只在香港出現,全球的 4G LTE 使用人數亦呈現爆炸性的增長。早在 2010 年全球 4G LTE 用戶人數只有 60 多萬,到了 2012 年便已達 9200 萬,4G LTE 絕對是 ISP 公司的新天地,同時亦是新戰場。近日一份由 IHS iSuppli 的預測報告便揭示了 4G LTE 的普及速度是如何的驚人!報告中預測 2013 年 4G LTE 全球用戶人數將突破 1 億,並指直到 2013 年年尾 4G LTE 總用戶人數更達到 1.98 億,對比 2012 年的 9200 萬上升 115%。

而 4G LTE 往後的發展又如何?IHS iSuppli 指隨著新推出的流動裝置已完全支援 4G LTE 制式,因此預期到了 2016 年,4G LTE 的全球用戶人數將突破 10 億大關,的確是一個十分具增長潛力的市場。不過在「吸金」前,各家 ISP 亦需考慮到基建設備是否足以應付爆炸性增長的用戶人數才可,同時亦應該增加天線數量,以令覆蓋範圍更廣更闊。

4G LTE 基建設備與用戶對 ISP 的信心有直接關係。因為能使用 4G LTE 的用戶,自然希望盡享 4G LTE 低延時的優勢,並將之應用於對網絡速度上有一定要求的應用中,如視像會議、協作平台等,所以假如 ISP 的基建設備不足以應付用戶數量,未能為用戶提供極速的上網體驗,加快員工存取企業應用的速度的話,將令 ISP 聲譽受損,亦直接令忠實顧客流失,尤其是那些針對商業用戶的 ISP 便更需留意。

不過 4G LTE 仍存在一些潛在問題,這些問題雖未完全浮現,但最終各家 ISP 及業界均需要面對,那就是基建設備標準性。現時全球 ISP 已為 4G LTE 註冊了超過 40 個頻譜,這意味著將來於基建間的設備將更難以定立統一標準,雖在用戶層面來說沒有太大影響,但欠缺統一標準的基建設備,往往會令基建設備的投資成本上升, 最終受害的當然都是用戶本身,因此這問題需盡早解決,愈遲解決問題將愈複雜!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