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Posts Tagged ‘社交網絡’

快人一步制定銷售策略:以社交網絡分析消費喜好

July 20th, 2016 No comments

快人一步制定銷售策略:以社交網絡分析消費喜好

快人一步制定銷售策略:以社交網絡分析消費喜好

節日購物旺季距今看似還有很長時間,但全球各地的市務人員目前已在計劃自己的節日旺季預算及活動。為協助各大品牌進行其節日旺季計畫,Facebook IQ 將於下周公佈 2016 年節日旺季展望。該研究將使用 Facebook 內部數據回顧 2015 年節日旺季(2015 年 1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的情況,並就如何根據 Ipsos 委託調查結果進行節日旺季購物計劃提出見解。

今次 Facebook IQ 與 Ipsos 調查了 17 個市場的 21,000 多名美國成年人,當中包括香港。

香港調查結果

在FACEBOOK上分享

  • 與非假日旺季相比,2015 年假日旺季期間在香港被調查的人群在 FACEBOOK 上分享了額外 23% 的海報、照片及影片。
  • 2015 年假日旺季期間,有 84% 的海報、照片及影片在 Facebook 流動端上分享。

慶祝及挑戰雙雙而至

  • 被調查人群中,有 38% 對購物及尋找合適禮品感到壓力,與全球平均數字差不多。
  • 有 33% 表示他們喜歡在假日禮品,為被調查總人口的 0.68 倍。
  • 有 44% 表示他們喜歡在假日旅行,為被調查總人口的 1.62 倍。
  • 有 12% 表示對假日相關行程感到壓力,為被調查總人口的 0.85 倍。

自購禮品的季節

  • 在香港被調查的人群中,有 65% 表示他們在假日期間為自己購買禮品,為被調查總人口的 1.25 倍。
  • 有 63% 高收入的受訪人表示會購物自奉,該數字符合香港人口比例。
  • 有 70% 的流動購物用戶會購物自奉,為香港總人口的 1.07 倍。

流動購物用戶有獨特的習慣及需求

  • 採用流動設備購物的用戶當中,有 29% 表示他們會自發購物,為香港總人口的 1.17 倍。
  • 有 62% 的流動購物者表示他們會在 12 月進行節日消費,與香港總人口比例相等。
  • 有 50% 的流動購物者表示他們會在意購物所花費的時間,約佔香港人口的 1.11 倍。
  • 有 40% 的流動購物者假若在假日購物中遇到問題再次購物,與香港總人口相等。
  • 有 49% 的流動購物者表示他們會考慮線上訂購及在店內取貨,佔香港總人口的 1.26 倍。

黑色星期五購物日

  • 在香港被調查人群中,有 13% 會在黑色星期五當天購物,為被調查總人口的 0.5 倍。

使用 Facebook 及 Instagram 瞭解送禮指南

  • 在香港被調查人群中,有 31% 表示他們會使用 Facebook 向其他人尋求送禮建議,為被調查總人口的 1.55 倍;
  • 有 69% 表示 Facebook 會對他們假日消費之旅產生影響,為被調查總人口的 1.48 倍;
  • 有 37% 表示 Instagram 會對他們的假日消費之旅產生影響,為被調查總人口的 1.44 倍;
  • 有 39% 的流動購物者表示他們會使用 Facebook 瞭解送禮靈感及購物想法,為香港總人口的 1.21 倍。有 13% 則會使用 Instagram 做同樣事情,約佔香港總人口的 1.44 倍。
  • 有 37% 的千禧年購物者表示他們會使用 Facebook 瞭解送禮靈感及購物想法,為香港被調查其他年代人群的 1.27 倍。有 14% 會使用 Instagram 做同樣事情,為香港被調查其他年代人群的 2.8 倍。

全球調查結果

  • 流動購物者及千禧年購物者使用 Facebook 及 Instagram 瞭解送禮指南。 被調查人群中,平均有 20% 會使用這兩個平台向朋友們尋求送禮建議。千禧年購物者使用 Instagram 及 Facebook 尋求送禮靈感的可能性比被調查其他年代人群分別高 3.19 倍及 1.45 倍。
  • 黑色星期五正走向全球。 美國年內最大購物日亦是平均 26% 的全球各地被調查人群的購物時間。如巴西被調查人群中,有近一半表示他們會在黑色星期五當天購物。
  • 流動購物者有獨特的習慣及需求。 對於「自發」購物者,最重要的是時間及便捷性。有 61% 的人會在 12 月購物,大多數人表示他們會考慮購物的時間,但遍嗜購買自己所喜的品牌設備。有 46% 的受訪者表示即使他們在使用流動設備購物時遭遇問題,也會在不久後使用自己的設備重新嘗試。
  • 消費者傾向假日最後衝刺購物多於享受早鳥消費優惠。 在去年的假日前調查採用英語的 4 個市場(包括澳洲、加拿大、英國及美國)時,平均有 45% 表示他們計畫會在「黑色星期五」前購買大部分商品。在假日期間進行有關調查時,我們發現有許多買家皆為最後一分鐘消費者。
  •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資安專家分享研究成果:萬勿錯過快將舉行的Information-Security-Summit2015

September 9th, 2015 No comments

網絡安全影響着日常工作,因此掌握最新的網絡安全資訊對於從事 IT 管理的人員來說尤為重要。要掌握最新的網絡安全資訊除了可參考我們日常的報導之外,其實坊間亦有很多不同的大型活動例如即將舉行的 Information Security Summit 2015 便正正是一個針對網絡安全的大型活動。

通過活動我們將可了解到亞太區網絡安全相關事宜的最新發展、最新趨勢以及情報。隨着科技發展現時很多新興的應用包括流動辦公、雲端、社交網絡及大數據應用等都十分流行,然而這亦會造成了很多前所未有的安全威脅,包括一些資料安全、私隱等;而針對這些趨勢,來自海外以及本地的專家將會於本年度的資訊安全大會發表演說,並向大家分享他們研究的成果。

本年的大會亦將會包括了十數個工作坊,從中可讓大家了解到最新的安全新知,令大家了解到各種新的技術是如何應用到網絡安全當中;大會更特別提到於這些工作坊之中會就現時流行的雲端應用以及流動辦公等進行分享及示範,同時亦會就大數據分析以及物聯網等分享他們的研究成果。

活動將於 2015 年 9 月 15 日至 2015 年 10 月 13 日舉行,有興趣參加的可到以下連結參考詳情。

https://www.issummit.org/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早上第一個被執行的Apps多為社交網絡

August 5th, 2015 No comments

社交網絡已成為企業推廣的一個重要途徑,而漸漸亦成為了 Digital Marketing 下的一個重要課題;例如你建立了 Fan Page,你總希望通過 Fan Page 第一時間向用户推送最新的商品資訊,不過社交網絡與交通工具一樣,都有繁忙時間(亦即較多人使用的時段),能把握這些時間進行宣傳,收到的效果便更大。

如果大家有留意電郵的廣告訊息傳送時間,很多時會發現電郵推送的時間為清晨 3 時左右,原因何在?原來早已有報告指出,用户在早上會較為容易查看這些廣告訊息;而檢查社交網絡 Apps 亦都一樣,主要會在早上進行,因此假如大家能把握好這些時間的話,那麼對於進行網上宣傳將會收到更佳的成效。

近日 Opera Mediaworks 所發佈的 2015 年第二季全球行動廣告現況報告便針對手機用戶每日使用 App 的習性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多數美國行動用戶早上第一個開啟的 App 為社交類,晚上最後一個使用的 App 為娛樂類;在所有 App 類別當中,忠誠度最高,經常使用的 App 為新聞與資訊類。

由於第二季受到美國多個大型體育賽事的影響,包括 NHL 以及 NBA 的冠軍賽,還有棒球季開打,運動類 App 的用量在本季較為頻繁,尤其在早上的時候,使用上比其他受歡迎的 App 來得多。

本季的報告摘要如下: 運動類內容用量衝高提升排名

– 運動類 App 或行動網站的廣告曝光量增加,因此該流量排名從第八名竄升至第二名,緊接於社交類之後。 – 社交類的 App 和網站無論在流量或營收的排名,本季仍居第一名,佔總行動廣告曝光量 31.5%,總營收 17.7%。 – 新聞與資訊、遊戲、還有音樂、影片與媒體類內容營收表現亮眼,名列行動廣告營收排名前五名。

Android 在各方面領先 iOS,但營收表現沒有 iOS 來得高

– 自從上一季開始 Android 的行動廣告營收量成為各平台之首,在本季依然領先,佔總營收 47.7%,佔總曝光量 63.7%。 – 在行動營收表現上,iOS 平台仍是第一,尤其是 iPad 所帶來的廣告收益,超過其曝光量比例 4.4 倍以上。 – 行動影音廣告的曝光量與營收主要來自於平板電腦上,多於智慧型手機,無論是在品牌或是獲取用戶的行動廣告活動上。

行動 App:廣告形態與營收模式

– 雖然全球來自行動裝置的上網流量成長,App 依然佔行動廣告的曝光(56%)與營收(71%)的大宗。 – 遊戲類 App 的每千次曝光費用(eCPM)為最高,主要原因是因為投放行動廣告的類型多為績效類型、採用每次安裝來付費的廣告,並且大部分為影音類型廣告。 – 娛樂類型的 App 多為品牌商或是在特殊版位上展示橫幅廣告與富媒體廣告活動為主。社交類型 App 大多為簡單的橫幅廣告。

非洲和中東行動廣告市場起飛;日本、澳洲行動影音廣告需求強勁

– 雖然非洲和中東行動廣告佔較少的行動廣告曝光量,分別為 6.9% 與 2.4%,但這兩個市場已然成為全球行動廣告市場新興區域。 – 影音廣告佔總曝光量的指數上,澳洲指數最高,為 3.9X;其次為日本與德國,兩國指數都超過 2.5X。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只談趨勢不懂技術:IT 主管「真的」明白甚麼是資訊科技嗎?

December 8th, 2014 No comments

我們人人都知道,資訊科技對於推動經濟發展有一定的幫助,然而在香港即便有資訊科技的協助,管理層的傳統觀念實在太強,因此結論是採用資訊科技,但仍無法得享大部份由資訊科技所來的種種效益,最終浪費了金錢及時間。

筆者便曾經見過很多「奇案」,例如採用 e-commerce 方案但以銀行轉帳方式收錢,放棄 Payment Gateway… 採用 ERP 系統但竟額外聘請人手以傳統方式作紀錄備案… 採用雲端備份,但又再以 NAS 進行第三重備份….這就是採用資訊科技,但又不信任資訊科技的例子,而這一切恐怕只有在香港才找到…

所以當筆者收到一份由HDS發表的 2015 年亞太區商業及科技趨勢預測時,內心其實十分認同趨勢預測所提及的種種,例如當中提出業務營運將與資訊科技更加環環緊扣,並指出我們正身處在「業務定義 IT」的時代,因此目前 IT 必須借助由流動設備、雲端服務、社交網絡和大數據分析組成的第三平台,方能發揮作用。

問題是,香港企業的主管傳統思維,要完全落實流動設備方案如 BYOD雲端服務公有雲私有雲、社交網絡和大數據分析等,並非你盡力推銷便行;一日老舊的思維不變,加上首席技術總監害怕「與時並進而出現問題時需負上責任等」,最終 CIO 們便只針對基建,如數據中心的基建進行更換、更新,事關改變硬件式基建有明確的前例可緩,出事機會自然低得多。

假如 IT 主管欠缺 IT 技術知識,對新的 IT 方案自然不可能有信心,因為壓根兒沒有相關技術概念,試問又如何培養出「信心」來?所以要推動香港 IT 方面的發展,首要做的就是必須確保 IT 管理層須具有一定的 IT 技術背景,而不再是只懂大談趨勢,否則在不久的將來,香港就真正窮得只有「炒金、炒銀、炒樓、炒股票」,加上香港沒有天然資源,更沒有技術,成為內地三線城市,指日可待。

報告又提到「隨著新興市場繼續萌發,消費者服務需求不斷改變,守舊的企業會日漸衰落。能贏取未來市場的企業,必定是那些在當下便已積極變革的公司。」這的確值得大家深思。

除了上述筆者見解,筆者亦借此與大家分享 HDS 提出的五大趨勢:

1. 智能城市將促進對物聯網的投資

多個亞太區國家的政府,包括日本,印度,中國,斯里蘭卡和南韓,都積極倡導智能城市的建立,以解決各都市問題、能源控制和資源消耗,進而為未來發展作好準備。這些大規模的計畫將大大推動智能社會基建解決方案的發展,加速先進數據分析,物聯網,以及機器與機器之間的互動。

智能城市所要求的運算、網絡、儲存基建及軟件架構規模都是史無前例的,亦只有這些優化的技術方能滿足各種各樣瞬息萬變、與日俱增的數據需求。

2. 各行各業將顯著推行大數據計畫以獲取壓倒性優勢

對競爭異常激烈的行業來說,大數據逐漸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致勝工具。例如銀行和金融機構紛紛深入分析內部數據以衡量客戶借貸風險;又或憑藉剖釋消費行為監測市場動向,並找出交叉銷售或向上銷售的商機。

根據經濟學人智庫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簡稱 EIU) 撰寫的研究報告《CIO 的未來:晉升途徑在哪裏﹖》 (The Future for CIOs: Which Way Is Up?) 指出,有 10% 的亞太區企業在過去的 12 個月內已經投資於數據分析,並預料 2015 年的投資數額將增加到 12%。

新一代的大數據解決方案不僅需要基建平台來儲存和管理龐大的數據湖(data lakes),更要可實時分析數據。因此,企業須要把可靈活擴展的基建架構,與機器學習 (machine learning) 效能及商業營運軟件緊密結合,才能確保大數據解決方案得以迅速成功部署,發揮最佳運作。

3. 混合式雲端將成為企業部署應用程式的首選平台

今天的雲端平台效能漸多,發展日趨成熟,使企業能夠改變其核心應用軟件的運作模式,利用私有雲和公共雲混合所帶來的優勢。那些可以妥善整合私有雲和公共雲,提供完美混合雲體驗的解決方案,不但有助企業更有效控制成本,還可符合私穩與法規要求。

精明的首席技術總監除了開始把企業和關鍵任務應用程式轉移到私有雲中,亦同時嘗試以公共雲處理短暫的內部工作,甚至面向客戶的網上應用。問題是,公共雲端服務很容易導致無節制的事件 (instances) 和費用累積,引發雲端服務失控。

這也引發了一些顧慮,就是企業能否有效追蹤其資源及開銷狀況?混合雲卻能透過簡化公共雲和私有雲之間的聯繫,協助企業更妥善管理和控制雲端服務的應用,從而解決這個問題。

CIO的未來:晉升途徑在哪裏﹖(The Future for CIOs: Which Way Is Up?) 報告顯示,有 10% 的亞太區企業已經投資於雲端運算,但區內各國的企業投資分布並不平均。在過去一年,新加坡有最多的受訪者投資了雲端運算,佔整個亞太區受訪者數目的 20%,但印尼和泰國的受訪者卻沒有任何投資。報告預計到了 2015 年,將有 13% 的亞太區企業會投資雲端運算。

4. 流動設備的爆炸性增長促使科技基建由數據主導

過去五年來,IT 部門和雲端服務供應商一直投資於物件 (object) 儲存技術,以延長數據的保護和保存時間。這種技術主要基於數據驅動儲存,使企業可以進行多租戶管理,擴展元數據以支援其他數據集,並執行數據刪除和壓縮來有效控制成本。

隨著數據在不同雲端模式之間轉移,以上儲存技術亦需適用於數據中心以外範圍。企業務必可以更具智能、更有效遙距存取數據和應用程式,使終端用戶能以智能設備便捷地分享資訊的同時,保障敏感數據的安全。

5. 新數據私隱及保護法規引發企業加大法規相關投資

各亞太市場的政府不斷引進或更新現有的私隱條例。在過去兩年,新加坡、南韓、香港、澳洲和新西蘭等市場都頒布或修訂了私隱法案,增設與數據私穩或機密的相關條例。換言之,企業要面臨更多由多平台多渠道快速散播資訊所帶來的新挑戰。

如今結構性和非結構性數據急劇增長,所以企業須要格外注重客戶資訊的安全。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不知不覺… LinkedIn 已支援 14 種語言了

September 17th, 2014 No comments

一直以來,LinkedIn 為專業人士提供了交流平台,讓大家可於平台之中進行商業活動、認識不同的合作伙伴、尋找工作機會等等;不過 LinkedIn 以往對於中國地區、台灣地區的用户來說比較陌生,事關以往 LinkedIn 一直只提供英文版本。

不過從今以後,此問題便不再是問題了。事關 LinkedIn 近年來已加入了多種語言的支援,而最近亦正式為 LinkedIn 手機應用程式(包括 Android 和 iPhone)上的 LinkedIn 個人檔案(Profile)加入多種語言,包括中文(簡體及繁體)和其他 14 種語言的支援,讓全球會員都能享受到引導編輯(guided edit)體驗。

LinkedIn 個人檔案是一個專業身份紀錄,更是 LinkedIn 的核心。在香港,與桌上電腦比較,超過 50% 的 LinkedIn 瀏覽量乃來自流動裝置。最新流動版本 LinkedIn 個人檔案展示了 LinkedIn 如何協助其專業人士隨時隨地向其他人分享他們的故事。同時,最新流動版本 LinkedIn 個人檔案透過「共同」(in common)及「肯定」(endorsement)功能,方便會員發掘與其他專業人士有關的見解,並作為初次見面時的「破冰工具」。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