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Posts Tagged ‘物聯網’

支持ISO/IEC六域模型標準的物聯網公有區塊鏈誕生

March 14th, 2018 No comments

支持ISO/IEC六域模型標準的物聯網公有區塊鏈誕生

支持 ISO/IEC 六域模型標準的物聯網公有區塊鏈誕生

SDChain 聯盟表示,已開放全球第一個採用區塊鏈保證物聯網可靠性的測試用公有鏈,將物聯網與區塊鏈融合成一個去中心化的公有區塊鏈生態系統,便於各種物聯網行業可根據自身需求,高效率、低成本地建立自身帶去中心信用保障的應用生態,一方面將真正創造高價值的數字資產,另一方面可以極大提升物聯網應用本身的商業價值。

從 2017年12月正式發佈 SDChain 白皮書,到測試用公有鏈的上線,比預定發佈時程提前了兩個月,以便相關合作夥伴和有興趣的開發者社群,盡早體驗全球首個實踐 ISO/IEC 物聯網參考架構國際標準的底層公有區塊鏈。

塑造物聯網的商業模式

該聯盟首席執行官 David Pan 表示,「感謝六域鏈社區的支持及工程團隊,讓提前上線服務的 SDChain 公有鏈,能夠盡早重塑物聯網的商業模式。」該聯盟加拿大負責人 Richard Zhou 也說,「此次測試公鏈的提前推出,為隨後目前洽談中的潛在六域鏈客戶一系列生態系統的搭建,提供了底層技術支持,作為物聯網與區塊鏈融合創新的國際標準,也能應用到金融科技領域。」

SDChain 是充分考慮物聯網技術特點與商業生態建設需求的公有區塊鏈,在現有區塊鏈技術基礎上進行深度的優化,高效實現信用數字資產的流通與價值轉化,推動共榮共生的物聯網商業模式。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物聯網及邊緣應用的存儲迷思:Messiness儲存架構可能是解決方法!

March 5th, 2018 No comments

物聯網及邊緣應用的存儲迷思:NVMe SSD 儲存架構可能是解決方法!

物聯網及邊緣應用的存儲迷思:NVMe SSD 儲存架構可能是解決方法!

物聯網 IoT 其作用就是希望為傳統的物件加入智能化,並最終令其擁有感知及可連接互聯網!然而所有傳統的物件如果需要接駁互聯網及提供智能化,當中的操作過程或多或少都會產生數據,都需要儲存裝置才可!不過物聯網的電路板/底板或 PCB 等等﹐其體積一般較細小,因此傳統的儲存方式如硬碟或快閃儲存等,都不太合適。

因此針對物聯網,我們需要新的儲存方式,以應對快速數據 (Fast Data) 在邊緣 (edge) 應用上不斷成長的需求。針對有關方面,Western Digital 近日便宣佈推出 PC SN720 及 Western Digital PC SN520 兩款採用全新 NVMe 儲存架構的 NVMe SSD,可擴展至各式新興應用,包括物聯網、邊緣運算以至是流動運算系統。

新推出的 Western Digital NVMe 消費型架構與產品組合有助製造物聯網裝置或其他輕薄二合一運算裝置、嵌入式電腦與監控系統的廠商,在智慧城市、智慧家庭與個人資料應用的環境下,提供邊緣即時擷取與轉換大量數據的功能。根據 Cisco GCI 估計,到了 2021 年,人類、機器與物件將產生接近 850 ZB 的資料量,而 5G、擴增實境(AR)與臉部辨識等將對儲存裝置有高需求!

新款 SSD 的效能與電源效率

Western Digital PC SN720 和 Western Digital PC SN520 是第一批採用新平台的 NVMe SSD,提供不同 NVMe 效能、外型尺寸與電源效率的選項組合。

Western Digital PC SN720 容量將分為 256GB、512GB、1TB 和 2TB,採單面(single-sided) M.2 2280 外型規格;連續讀取╱寫入的最高速度分別為 3,400MB/s 以及 2,800MB/s;並提供五年有限保養期。

Western Digital PC SN520 容量將分為 128GB、256GB 以及 512GB。為提供最大的設計彈性和更低的耗電量,Western Digital PC SN520 採用了單面 M.2 2280、M.2 2242 或 M.2 2230 外型規格。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單一集群規模達 10,000 個伺服器!全新 MaxCompute 大數據平台正式推出

September 29th, 2017 No comments

 

單一集群規模達 10,000 個伺服器!全新 MaxCompute 大數據平台正式推出

物聯網現時正處於最初始的階段,然而日後當進一步發展時,物聯網與機器學習以及是大數據分析等,都會有著很密切的關係,因此很多大型的廠商現時都開始針對大數據以及機器分析等而推出相對應的方案,而近日阿里雲亦宣佈在港推出 MaxCompute 大數據處理平台。

平台由阿里雲獨立研發,擁有多項特點:包括升級計算和機器學習能力、可擴展性和安全防護。MaxCompute 容許用戶儲存和處理 TB 級 (1012) 甚至是 PB 級 (1015) 的海量結構及非結構數據。單一 MaxCompute 集群規模可達 10,000 個伺服器。與採納分佈式計算模型的傳統數據分析平台不同,MaxCompute 可易於維護和方便使用。

平台能夠進行以 CPU/GPU 為基礎的機器學習,具有高度擴展性及兼容性。項目負責人、數據分析師和開發者可以同時工作,從而創造一個不斷擴展的生態系統。另外,MaxCompute 亦提供安防和容災服務以保障用戶的數據安全。現時 MaxCompute 已先後於中國大陸和新加坡推出。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真正的工業 4.0:如何以物聯網打造智能藥廠?

September 14th, 2017 No comments

真正的工業 4.0:如何以物聯網打造智能藥廠? – HKITBLOG

真正的工業 4.0:如何以物聯網打造智能藥廠?

真正的工業 4.0:如何以物聯網打造智能藥廠?

在過去數年間,全球制藥行業一直保持著約 5% 的復合增長率,2017 年的全球總產值預計將達到 1.2 萬億美元。在中國市場,制藥行業增長的潛力更加可觀。在過去五年,中國醫藥行業的復合增長率約為 20%,是全球的 4 倍,2017 年其產值預計將達到 2.5 萬億人民幣。而中國從事這一行業的制藥企業,也多達數千家。

近年來,隨著中國居民對優質醫療和保健的需求不斷提升,以及政府監管機制不斷加強和完善,制藥行業在持續分享增長紅利的同時,也面臨著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和挑戰,行業的轉型升級可謂迫在眉睫。制藥行業主要分為原料藥、制劑及生物制藥等類型。在規模較大的原料藥領域,對工藝自動化包括批次處理控制的需求十分顯著。中國原料藥行業和外國同行的最大差距,主要是產品的穩定性和質量差距,究其原因可以歸為工藝設備和工藝控制上的差距。近年來,中國很多出口企業都在尋求技術升級,以便和全球領先的行業對手同台競爭。而在制劑領域,其工藝本身的特點是離散型的。在這方面,很多制藥企業也正在力圖實現控制系統乃至整個生產過程的自動化、連續化。可見,在這些不同的領域,企業面臨的挑戰雖各有側重,但本質上都需要尋求更加先進、高效、智能的技術解決方案加以應對。

同時,由於制藥行業的特殊性,其在質量、安全、數據完整性等方面的政府監管也比其他行業更加嚴格,如何滿足嚴苛的合規要求,同樣是企業的一個重要課題。例如,制藥行業和其他行業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數據完整性的合規。在新版 GMP 中,專門有一個章節闡述如何做到數據完整性的控制,以實現數據的準確性、一致性和完整性,防止不受控的人員篡改。很多涉足國際市場的制藥企業,不僅要滿足中國的規範,還要符合美國 FDA、歐盟 EMEA 等目標市場國家的規範。在質量和安全方面,藥品的質量安全問題直接關係到民眾的生命健康與安全,所以藥品需要達到百分之百的合格,其容錯率為零,這就對整個產品的流程監控提出了高要求。在這方面,很多領先的企業已經在尋求藥品生產上的工業 4.0 建設,以實現對質量和安全的透明化、實時監控、可追溯、數據完整性等方面的最大保障,以符合嚴格的監管標準。

智能化升級 透明融合應對挑戰

如何應對以上這些挑戰?在《醫藥工業發展規劃指南》中,就對醫藥工業的創新發展提出了一系列要求。該報告指出,推進醫藥工業兩化深度融合是這一時期行業創新發展的主要任務之一,醫藥工業應以數據技術創新研發設計方式,支持企業建立基於數據化集成的研發平台和數碼化管理平台,實現全生命周期管理。報告還指出,醫藥工業應提高生產過程自動化和數據化水平,改進制藥設備和工藝的自動化、數碼化、智能化水平,增強數據上傳下控和網通互聯功能。採用工業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和雲端等技術,廣泛獲取和挖掘生產過程的數據,為生產過程的自動優化和決策提供支撐。推動「制造執行系統」(MES)在生產過程中的應用,整合集成各環節數據,實現對生產過程自動化控制,打造智能化生產車間。

正如報告中所提出,剖析制藥行業目前面臨的這些挑戰,其最大的不外乎工藝流程和生產過程管控的智能化升級。從數據的有序管控、無縫融合到對各類藥品生產工藝流程的精准控制,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工藝層面上,制藥行業的工藝十分復雜,種類也非常多,不同的工藝類型有不同的需求特點。以化學合成為主的原料藥,其一部分過程是類似於精細化工的過程;而單克隆抗體、疫苗、以及血液制品等生物制藥,相比化工的過程離散度要稍高一些,連續度沒有那麼高,但是在路徑管理、配方管理上十分復雜;而在制劑這一部分,其工藝過程離散度則會更高一些。所以,針對不同的工藝類型及其在連續度和離散度上的分別,不單只要實施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在具體方案的設計和實施上也必須有一些特別的針對性。

在傳統的生產現場,還存在「溝通黑洞」的問題,需要引入更加透明、融合的數據流。比如,以前制藥企業的物料平衡非常滯後,為了平衡滯後的物料,需要建更大的倉庫,保留更多的資金作物料庫存,而且倉存空調等費用居高不下。如果我們能夠通過透明化的工廠,把生產現場和企業層打通,將生產系統與企業營運系統融合為一體,就會顯著改善這樣的現像。而在制藥行業的質量與合規方面,同樣需要從這方面打通「任督二脈」,以前很多企業的數據都是分散、獨立的,是一些數據孤島,迫切需要通過智能化的改造,把所有的數據集成和有效的關聯,整合一切有價值的數據來幫助監管、保障藥品在生產、物流過程中的安全和質量。

數據技術與營運技術的融合,以及新的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已經成為了制藥行業在今後發展升級的關鍵動力。我們相信,隨著技術不斷發展,未來還將會有更多創新技術趨勢不斷和制藥行業的智能化升級實踐相結合,為這個制藥行業的轉型升級帶來更強勁的動力。

作者: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制藥行業負責人蔣能群博士和 FosterWheeler 設計院(中國)副總經理兼首席工程師丁之潔共同發表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8 成組織仍未備充足資安知識!X=I+U-T IoT 防護戰略新概念

September 12th, 2017 No comments

8 成組織仍未備充足資安知識!X=I+U-T IoT 防護戰略新概念

駭客攻擊日益複雜,而且加上雲端環境及 IoT 應用日漸普及,可見未來的攻擊手法將會更為多變,影響範圍也更廣泛;企業重要資訊外洩、網路金融犯罪持續延燒,全球企業、政府組織和個人如何面對複雜未知的資安威脅挑戰將成為企業永續經營的致勝關鍵。

資訊安全已為企業營運關鍵 高達 8 成組織未具備充足資安攻擊知識!

IDC 預計在未來兩年內,幾乎每個與歐美國家有商務往來的跨國公司,都將會面臨惡意破壞產品的針對性網路攻擊,80% 的已開發國家消費者恐怕也因企業的產品資安漏洞,遭受個人資訊外洩的嚴重衝擊,而 IDC IT 安全成熟度報告並指出,2017 年亞太區(除日本外) 仍有高達 8 成以上的企業資安防護成熟度低落,其中 43.8% 的企業缺乏專職資安人員與應變小組!要有效應對,IT 人員不僅需考量 IT 資安問題,也該同步思考如何降低因資安衍生的企業營運風險,而公司管理階層亦應認知企業不存在 100% 的安全,要以風險管理角度來檢視內部的重要數碼資產並提供資安防護;除此之外,成立資安事件應變小組及建立資安事件處理 SOP,可即時回應資安威脅事件並協助降低資安攻擊對企業造成的損失。

智慧聯網世代來臨 四大資安風險不可不知

隨著 IoT 智慧聯網應用發展浪潮,最初以個人、家庭為單位的智慧裝置應用,隨著智慧車、無人機的智慧運輸上路,到各城市積極拓展基礎聯網建設,全世界都在努力利用「連網」裝置讓生活更「智慧」!趨勢科技指出,物聯網裝置的 24 小時持續連網、資安防護脆弱、殭屍病毒大軍攻擊成本低以及資安責任歸屬難界定四大特點,將使連網裝置成為駭客攻擊的新目標;有關方面統計全球已有 49.3 萬台 IoT 裝置受害、5 億個 IP 位址被惡意操控要求域名伺服器進行 DNS 解析、超過 75 個重要網站(Twitter、Netflix 等)受到影響。

為加速發展 IoT 技術及搶得連網商機,目前全球皆相當積極發展各項智慧應用,除了技術升級轉型之外,資安風險評估及預防更應列入應用發展藍圖規劃重點。專家提出了四大資安風險提醒企業及政府組織,以防範駭客攻擊:

(1)公共安全:城市內重要的水或電力等資源供應可能成為駭客目標,或是智慧交通運輸系統也可能因為駭客入侵導致重大車禍事故。
(2)經濟損失:企業及家庭等重要連網管理系統或裝置可能遭駭客植入惡意程式並索取錢財。
(3)營運中斷:駭客入侵並操縱企業及組織重要系統,使其溝通或運行中斷。
(4)資料外洩:駭客截斷溝通系統以截取居民或用戶重要個人資訊。

IoT 資安防禦之道:X=I+U-T 新防護戰略概念

為協助企業掌握物聯網浪潮並因應未來挑戰,專家便針對 IoT 資安防護戰略概念勝提出利方程式:X = I (基礎架構變遷)+ U (使用者行為改變)–T(新型態威脅的警訊),建議企業應順應 IT 基礎架構的變遷,並將使用者行為的改變如高度行動化等納入考量,以相對應的資安防護來對抗因此產生的新型態資安威脅。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