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失流動裝置時如何確保電郵安全性?

November 9th, 2016 No comments

遺失流動裝置時如何確保電郵安全性? – HKITBLOG

遺失流動裝置時如何確保電郵安全性?

現時很多人都會將電郵加到電話之中,以便隨時接收到最新的郵件,緊貼一手業務資訊。而現時透過個人的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來同步 Exchange Server 的信箱、行事曆以及連絡人,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因為就算使用者沒有特別加裝 Outlook 的 App,只是使用原廠內建郵件相關 App,如今大多數也都支援了 Exchange Server 信箱的連線存取。如此說來這一些資訊工作者的行動裝置中,便會儲存了許多與公司商務往來的敏感訊息,這時候如果人員不慎遺失了行動裝置該怎麼辦呢?

針對這類的問題不必太過擔心,因為目前大多數的行動裝置都有自家的尋找裝置 App 之內建功能,讓使用者可以透過裝置的網站登入,以 GPS 的定位功能迅速找到裝置所在的大概位置,必要時還能夠遠端觸動鈴聲、傳送螢幕訊息以及執行遠端重置作業。

其中遠端重置作業,就是將該裝置的系統回復到原廠出廠狀態,如此裝置中所有已同步或下載的資料便會遭到清除。關於這項功能在 Exchange Server 2016 中也有提供,而且可以由系統管理人員來執行,或由使用者來自行在 Outlook 網頁版中來執行。如圖 51 所示以後者的操作方法來說,使用者只要在[一般]\[行動裝置]的頁面中,便可以看到所有已連線同步過的行動裝置,例如有 Android、iOS 以及 Windows 相關的行動裝置,通通都是可以受到遠端控管的。

遺失流動裝置時如何確保電郵安全性?
圖 51 行動裝置管理

如圖 52 所示的訊息提示頁面,便是筆者執行了要遠端刪除裝置資料的功能,這時候如果使用者點選[是],則遠端刪除便會在該裝置的連線中被觸發。但您可能有一個疑問,如果目前該裝置沒有連線 Internet 或是處於關機狀態時怎麼辦?別擔心!因為一旦此動作要求已經被送出後,目標的裝置只要任何時候一連線上網,就會被觸發遠端刪除作業。

遺失流動裝置時如何確保電郵安全性?
圖 52 遠端抹除資料

關於行動裝置的管理除了可以執行遠端刪除作業之外,使用者或管理人員也可以隨時開啟如圖 53 所示的[行動裝置詳細資料]頁面來檢視裝置的完整資訊內容,包括了最新同步的時間、裝置類型、行動網路、裝置識別碼、存取狀態、更新原則的時間等等。

遺失流動裝置時如何確保電郵安全性?
圖 53 行動裝置詳細資訊

結論

本文所實戰講解的僅是在 Exchange Server 2016 訊息協同合作中,最基礎的活用技巧。若想要更深入發揮它的完整協作能力,則必須進一步整合 Office Online Server、SharePoint Server 以及 Skype for Business Server,但上述這些伺服器應用平台,並非都是必要的選項,而是可以根據實務上的需要來選擇導入,例如您只是想要做到 Email 附件文件內容的預覽,則可以選擇多增加一部輕量型的 Office Online Server 即可。若是希望完整提供整合通訊(UC)的服務給所有資訊工作者,則加入 Skype for Business Server 的建置與整合肯定少不了。同樣的即便完成了這一些進階的整合建置,往後對於一般用戶的教育訓練,讓他們持續不間斷的學習新工具,仍是非常重要的,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展現 IT 單位存在的價值。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調查指以設計主導的思維在商業領域日漸普及

November 3rd, 2016 No comments

調查指以設計主導的思維在商業領域日漸普及

以設計主導的思維之普及和將設計方針納入商業和策略問題解決方案的趨勢,正為世界各地的創意人員帶來正面影響。

Adobe 2016 年度的《Creative Pulse》研究報告向超過 1,700 位包括平面設計師、藝術家、網頁設計師在內的創意專業人員搜集意見,研究發現受訪者正為其工作機構帶來更大的影響。56% 的亞太區受訪者認為他們比兩年前更具影響力,而 89% 的創意人員表示他們的企業逐漸著重創意和設計思維。

這是個好消息,但創意人員亦不應止步於此。93% 的亞太區受訪者均同意,有了推動更大商業價值的機會意味創意人員需要學習新的工具和技術。事實上,現今的創意人員需要在技能上達至「全方位」的程度。亞太區創意人員相信來年最重要的技能為用戶體驗 / 界面設計 (27%)、應用程式開發 (16%) 以及利用數碼手法「說故事」 (11%)。單就這三項技能來說,未來的創意人員將需要融合設計、用戶體驗、編寫程式和傳意方面的技巧。

儘管亞太區創意人員對企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他們仍與其他工作崗位的人員一樣,因各種不明朗因素而難以安枕。其中一個主要憂慮是害怕失去靈感和動力 (47%)。這應該引起僱主們的注意,因為目前大部份創意人員表示他們非常依賴桌面電腦來處理工作 (74%),這意味著他們被限制於電腦桌前,可能會失去從流動化和變化中獲取靈感的機會。與此同時,商業節奏的提升正迫使創意人員更快地傳遞更多構思和內容 (43%),可是,42% 的創意人員仍認為他們在其所需的所有新技能上並沒有受到足夠的培訓。

似乎亞太地區創作產業的最好時刻即將到來。87% 的受訪者相信創意人員的前景相當美好,他們認為只要具備合適的工具及技能,配合日益普及的新技術,對創意人員們來說可謂絕佳時機。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2017十大科技預測:手機應用將被網頁應用所取代

October 30th, 2016 No comments

2017 十大科技預測:手機應用將被網頁應用所取代

快到年尾了,每年這個時候各家調查機構都會對來年的發展作出預測,而今Gartner 亦發表了 2017 年及後資訊科技企業及用戶不能忽視的十大預測。Gartner 的 2017 年十大科技預測,探討持續科技創新在三方面的重大影響,包括:用戶體驗及投入度、商業革新,以及數碼技術提升的二次效應。

1. 在 2020 年,1 億名消費者會以擴增實境(AR)購物

Pokémon GO等大受歡迎的擴增實境應用程式將把這科技推向主流,促使更多零售商把其納入購物體驗。隨著手提電話的使用成為根深蒂固的習慣,現實與數碼世界之間的邊界變得模糊,品牌與他們的零售夥伴必須開拓提升購物體驗及深化投入度的新途徑,例如以擴增實境應用程式為實體世界加上一層數碼資訊,包括文字、圖片、影片及聲音。

2.在 2020 年,30% 網上瀏覽將毋須使用屏幕

以音頻為中心的科技,例如 Google Home 和 Amazon 的 Echo,讓以對話為基礎的資訊更普遍,並衍生了「聲音為先」的新平台。聲音的互動讓用戶不需動手或眼便可於網上瀏覽,大大提升上網的實用性,駕駛、煮食、步行、交際應酬、運動及操作機器等活動時均可上網。因此,人類將無時無刻也能存取網上資訊。

3.在 2019 年,20% 品牌會放棄他們的手機應用程式

很多品牌也在手機應用程式上投資了不少,因此對其表現的期望也很高,但事實上,應用程式的使用率、客戶投入度及投資回報率均比預期差;而且應用程式往往在開發時需要時間以及更多資金的投入,再加上企業需配合上大量宣傳才可讓用户得知。

不過一些最近冒起的新方案讓用戶更輕易發現及安裝,投入度不比應用程式差,而且支援及推廣經費等所需投資金額也較低,例如因應 HTML5 等等的技術進步,令手機版的網頁應用已能做到大部份應用程式的功能,因此很多企業也會把這些體驗與其表現平平的應用程式比較,繼而決定終止應用程式,從而減少虧損。

4. 在 2020 年,演算法將正面影響全球 10 億員工的行為

語境化演算法(contextualization algorithms)發展一日千里並已覆蓋心理學、神經科學及認知科學等涉及行為的範圍。人類傾向情緒化及缺乏準確的訊息,因此可能會作出不合理行為。演算法的共同記憶庫包含適用於社會生活並曾經應用的知識,因此可提升人類的智慧,並正面影響行為,例如協助員工「記起」任何事或認識一些他們從未經歷過的事,讓他們可以客觀地完成當下的工作。演算法可能會引發對於私隱的關注,但若使用恰當,它將會改變不同行業。

5. 在 2022 年,以為區塊鏈基礎的業務將值 100 億美元

區塊鏈科技已被奠定為交易紀錄蓄勢待發的革命。區塊鏈分類賬簿為相關單位提供所有交易紀錄,而所有紀錄是不可改變的。區塊鏈讓任何價值的交易也可於數分鐘內完成,從而協助現金周轉、降低交易成本,加快商業程序。區塊鏈發展雖尚未成熟,但已吸引產品及資本投資。

6.在 2021 年,所有用戶的 20% 活動會牽涉七大數碼巨企中至少一個

以收益及市場佔有率計算,現時七大數碼巨企包括:Google、Apple、Facebook、Amazon、百度、亞里巴巴及騰訊。隨著實體世界、金融及醫療界邁向數碼化,很多活動也與互聯網聯繫。手機應用程式、支付方案、人工智能助手(例如 Amazon Alexa),以及數碼生態系統(例如 Apple HomeKit 和微信「城市服務」)均會讓數碼巨企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同活動的一部份。

7.由現時至 2019 年,企業每投放 1 美元於創新,便需額外花費 7 美元執行

不少企業運用雙模式科技(bimodal IT),作革新的第一步。第一及第二模式團隊需密切合作,才能實現數碼業務的目標。然而,在構想解決方案的階段,企業未必考慮到第二模式的執行成本,而很多時候,在最初撥款時也沒有計算第一模式的成本。設計、實施、綜合、操作,和管理解決方案的花費,可遠超於創新成本。Gartner 估計,企業在創新階段每投放 1 美元,便需額外花費 7 美元執行。

8. 由現時至 2020 年,物聯網將增加數據中心存儲需求不多於 3%

在 2020 年,物聯網的近 210 億部終端設備將可製造大量的數據。Gartner 預計 2020 年將付運約 900EB 傳統硬碟 (hard-disk drive,HDD)和固態硬碟(solid-state drive,SSD)。在這當中,物聯網的數碼感應器數據僅佔儲存量 0.4%,而多媒體感應器則佔 2%,兩者合共約 2.3%。這表示物聯網仍可繼續擴展,提供重要的商業資訊,同時符合存儲設備的容量。

9. 在 2022 年,物聯網將為消費者及企業每年節省 1 萬憶美元的維修、服務及消耗品花費

物聯網如能穩定而全面地建立,並節省 10 至 20 年的花費而不需額外投入管理成本,便能大幅減少維修及消耗品的開支。例如,簡單感應器可組合成成本低廉的監控系統,根據確實數據及使用情況而非使用時間或預算狀況,來建議何時維修。在另一端,數碼分身亦將普及。數碼分身負責收集其實體機器的數據,再配合其他資料(如天氣、歷史數據、演算法、智能機器分析等),用以模擬實體分身的狀態。

10. 在 2020 之前,40% 員工將透過佩戴健康監測手帶,減少其一半的醫療開支

企業會陸續聘請健康計劃主管,與人力資源領袖合作,將健康監測手加入企業健康計劃中。醫療保健機構可分析數據,在顯示的健康風險上下功夫,減少醫療成本同時拯救生命。只要病人同意分享其穿戴式裝置所收集的資料,醫生及相關醫護人員便可擷取病人即時的健康指標及過往的紀錄作分析。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Android-Pay正式登陸香港:VISA、Mastercard均已支援

October 26th, 2016 No comments

Android Pay 正式登陸香港:VISA、Mastercard 均已支援

Android Pay 正式登陸香港:VISA、Mastercard 均已支援

繼 Apple Pay 之後,今天香港的 Mastercard 以及 VISA 持卡人將能通過 Android Pay 透過運行 KitKat 4.4 系統或以上的 Android 裝置進行支付,這是繼新加坡及澳洲於今年初推出 Android Pay 後,亞太區第三個推出此項服務的地區。

Android Pay 符合 EMVCo 標準。而 VISA 或 Mastercard 會為每一個流動裝置分配一個數碼化「代碼」並儲存於一個加密的伺服器中。該獨特的代碼除了有別於用戶真實的卡號碼外,更只適用於單一流動裝置。當用戶使用有關裝置付款時,商戶只會取得該代碼而非用戶的卡號碼。此過程同時保障了消費者與商戶的權益,並確保每一項利用 Mastercard 卡以 Android Pay 付款的交易都得到與實體卡的相同保障。

現時用户只要在 Google Play 下載 Android Pay,加入信用卡資料和確認後,在商店購物時將已喚醒的手機靠近感應式終端機,便可直接付款。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企業電郵實用技巧:收件者不可錯過的功能

October 24th, 2016 No comments

確認完成了新郵件的撰寫與設定之後,就可以點選[傳送]連結來將此 Email 寄出。如圖 19 所示便是一個收件的範例,可以注意到是出現了要求回條的提示訊息,以及郵件的重要程度與敏感度標示。若想要回應已經讀取此郵件,可以點選[按一下這裡]的連結,如此一來寄件者將會立即收到讀取回條的通知。

企業電郵實用技巧:收件者不可錯過的功能
圖 19 收件範例

收件者的實用技巧

新郵件的撰寫有許多的小技巧,可以讓郵件的內容更加豐富,並且讓一些重要郵件的屬性更加鮮明。而當您從一位寄件者變成了收件者的角色時,更是有許多的小技巧是需要學習的,而且最好能夠讓這一些實用的學習經驗,成為往後的操作習慣,以改善管理大量郵件時的處理效率。首先對於您想要持續關注的 Email,您可以從 Email 的小圖示中或是郵件右鍵選單中點選[釘選]功能,如此一來該郵件便會像如圖 20 所示一樣持續出現置頂位置,並且改顯示為淡黃的底色。

企業電郵實用技巧:收件者不可錯過的功能
圖 20 釘選郵件

當同一封郵件不斷的進行來返的回覆時,最後無論這一些相同主旨的郵件項目,被分散在哪一些資料夾之中,系統都會自動將它們全部串起來,形成所謂的「交談」顯示模式,以方便收件者能夠更有效率的閱讀不同時間點的 Email 內容。但問題來了,如果您想要刪除這一連串的郵件時,該怎麼做才有效率呢?很簡單!只要在選取交談中的任何一封郵件時,點選在如圖 21 所示功能表中的[略過]即可,如此一來這一大串的來返郵件,便會ㄧ次全部被刪除掉了,但請記得這不包括儲存在[寄件備份]的郵件。

企業電郵實用技巧:收件者不可錯過的功能
圖 21 郵件選單

在個人郵件的管理中,最令人厭惡的就是氾濫的垃圾郵件。儘管 Exchange Server 2016 在伺服端,已經會幫我們過濾掉大部分的垃圾郵件,但多少總會有漏網之魚流入使用者的信箱之中。此刻我們便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對於可能的垃圾郵件,點選在如圖 22 所示的[垃圾郵件]選單中的[垃圾郵件]或[網路釣魚]。

企業電郵實用技巧:收件者不可錯過的功能
圖 22 垃圾郵件處理

如此一來後續相同來源的垃圾郵件,就會自動被歸類到如圖 23 所示的[垃圾郵件]資料夾之中。必須注意的是如果在垃圾郵件資料夾中,發現被誤判的正常郵件,則可以將它移動到收件夾之中。

企業電郵實用技巧:收件者不可錯過的功能
圖 23 垃圾郵件管理

待續..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