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Archive for the ‘市場快訊’ Category

部署隨身收銀機!mPOS 新玩法正式引入香港

December 16th, 2013 No comments

PoS(Point Of Sale)系統相信大家都直接或間接地使用過,傳統的 PoS 系統往往體積較大,而且更會連接 Cash Drawer;不過現時流動裝置盛行,早前筆者便已經在店鋪中見到一位老太太以 iPad 配合上外國的 Apps 代替傳統的收銀機,從而提升整體流動性。

然而這種方法始終需使用到外國的 Apps,因此很自然地於各種設定上都不太符合香港實際環境;不過今天 CSL 推出的 mPoS 便可以說是正式為香港商鋪帶來了一個流動版的 PoS 系統;該系統是由 CSL 與環滙亞太有限公司(Global Payments Asia-Pacific Limited,「環滙」)合作推出,通過應用從而令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變身成流動收款裝置(mPOS)。

日後,商戶只需將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連接到 EMV 認證的讀卡器,便可立即接受信用卡付款,並安全地完成交易,真正在收銀處以外的環境完成銷售工作;方案完全兼容 iOSAndroid 平台的流動裝置,並已完全支援 Visa、MasterCard 和 JCB 付款卡簽賬,讓商戶能輕鬆完成交易。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數據中心可用性左右 SDN、虛擬化投資決定

December 13th, 2013 No comments

雖然很多企業仍認為 SDN 是 Still Don’t Know,亦可能因此而長期處於觀望狀態,不過今天一份由 Brocade 公佈的調查結果卻顯示有四成多的受訪者認為「數據中心的可用性」是企業客戶最大的顧慮。調查報告並提出一項隱憂,就是這種顧慮可能使新一代應用及服務的創新和採納受到局限。

調查訪問了三百五十家全球經銷商與系統整合商,結果發現有六成的終端用戶視 fabric 技術為未來的網絡發展趨勢。可是,企業對投資數據中心網絡的意欲甚低,使其無法部署所需的高彈性先進按需網絡基建。有近三分之一的渠道商表示,他們的客戶只在有需要支援特定新應用或服務時才願意投資,而且竟然有逾十分之一的受訪者坦承只有當網絡出現問題,無法暢順運作時才會作出投資。

帶動網絡投資的五大因素如下:

1. 希望採納虛擬化 (41%) 2. 要求更快速的數據及應用存取 (41%) 3. 要求更大頻寬 (32%) 4. 需要支援不斷增加的數據量 (25%) 5. 需要支援流動性 (24%)

有超過六成的受訪者認為到了二零二零年,在數據中心建置 fabric 網絡將會成為一種「標準」或「非常普遍」的;有四分之一的受訪者相信 SDN 將在二零二零年成為重要趨勢,惟目前仍有三分之一的受訪者承認自己對 SDN 不甚了解。

有 62% 的渠道商認定有限的預算是影響客戶技術投資能力的關鍵,同時有 63% 的渠道商認為廠商融資在未來數年變得「至關重要」或「更為重要」;然而近三分之一的受訪者指出,靈活性是客戶決定採納雲運算的主要原因,比降低成本尤甚。第二個比降低成本更重要的理由則是雲運算有助迅速採納應用,有 18% 的受訪者對此表示認同。

渠道商表示,它們在促進服務收入方面的三大挑戰分別為:「廠商之間的競爭」、「缺乏有經驗的銷售人員」、以及「對服務價值的認知度低」;目標客戶涵蓋公共部門的渠道商中,有 62% 的受訪者預期此垂直市場的投資到二零二零年將會「增加」或「顯著增加」。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加入用電控制功能、新方案改善數據中心管理水平

December 6th, 2013 No comments

數據中心的管理方案一直以來都十分強大,不過強大的管理方案往往換來比較複雜的操作方式,而且數據中心過往依賴獨立於企管團隊的 IT 和設施管理工具,令到同時要在兼顧效率和財務需求平衡的情況下優化物理基建變得非常困難;提到數據中心的管理方案,很多人都會想起施耐德電氣,的確她們推出的數據中心管理方案做得相當不錯,尤其在能源管理及可視化的介面設計部份更能直接簡化管理流程。

其實大約於年多前,我們亦曾經介紹過施耐德電氣推出的能源管理方案,名為 StruxureWare。今天 StruxureWare 終於推出 2.0 版,此版本是專為管理跨領域數據中心而設的數據中心基建管理軟件(DCIM)綜合套件,通過方案可令整個數據中心生命周期內的高可用性和最高效率的理想平衡。

StruxureWare 數據中心管理平台 2.0 版本更新的內容包括:新增的專業應用,為設施管理人員提供監控和管理支援;提供新增的用電控制(power capping)功能,進一步加強對伺服器級別的耗電量控制,從而改善 IT 管理水平;推出全新的 StruxureWare Portal,提高企業和數據中心關鍵績效指標(KPIs)的可視性,為公司各個持份者提供可定制的視圖。

StruxureWare 數據中心管理平台 2.0 版本成為 IT、設施及管理團隊之間的橋樑,是一個開放式、模組化、完全可延展的整合 DCIM 方案;同時方案亦提供一個有關機械、電子及 IT 方面中心操作的全面智能視圖。

根據近期公佈的 Gartner 市場趨勢(Gartner Market Trends)報告顯示,企業所面對的挑戰,是為現有的數據中心尋找資金部署 DCIM,原因是圍繞著嚴格的預算和預算擁有權所限制。設施團隊和 IT 部門都有各自的預算,雖然雙方都能從 DCIM 中受益,但卻沒有為 DCIM 保留預算,所以他們亦不會願意從另一個項目中抽出資金投資在 DCIM 上。因此,要令 DCIM 在企業中實行,推動力往往來自於管理層。

應用程式介面(APIs)與 EcoStruxure 網頁服務容許應用之間的數據分享,亦提高了數據準確性和可用性。這些組件能與第三方應用、其他 StruxureWare 軟件套件及 EcoStruxure 物理基建組件作出無縫整合,幫助企業管理跨領域的數據中心;另外,符合法規要求的資產追縱管理功能可提供一個用於監控和管理的審計系統,並為企業財務管理提供訊息來源;至於服務保證功能,則幫助數據中心管理人員透過跨部門整合與自動影響分析,從而解決數據中心有關系統可用性的問題。

StruxureWare 數據中心管理平台套件包括:

– Resource Advisor:追縱和管理企業有關能源與碳方面的成本。
– Data Center Operation:管理數據中心的設備資源以及營運和資金成本;為數據中心服務供應商提高對租戶,設施場地和具保安功能的機籠管理,以及整合式租戶計費功能。
– Data Center Expert:監察和控制數據中心電力、製冷和保安。
– Power Monitoring Expert:提供進階電力監控、分析和電力質量管理。
– Cooling Monitoring Expert:提供進階的製冷監控與自動化操作。

StruxureWare 數據中心管理平台也加強了 IT 方面的運作,通過搭載由英特爾 DCM 技術提供的用電控制功能,數據中心管理人員可以進一步控制伺服器層面的耗電量,從而降低營運成本,優化利用現有的伺服器,延遲設備的投資;同時作為端對端的 DCIM 軟件套件,StruxureWare 數據中心管理平台 2.0 版亦可以幫助 IT 和設施管理人員監控、操作、分析和優化從數據中心的機房、具保安功能的機籠、機櫃、伺服器及虛擬機器的電力、製冷、保安和能源使用情況。

新加入的 StruxureWare Portal 亦集合了 StruxureWare 框架內所有的應用資料,從而能夠在定制化和單一屏幕上輕鬆分享各類資訊,提升企業及數據中心關鍵績效指標(KPIs)的可視性。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繼 EMC、IBM、HDS 後、Fujitsu 再推儲存系統

December 2nd, 2013 No comments

管理與日俱增的關鍵數據是每家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近幾年以來不同品牌均針對海量數據推出相對應的方案,例如是網絡設備、儲存裝置、分析工具等等;繼 EMCIBMHDS 後,近日 Fujitsu 亦推出針對大數據的儲存系統,名為 ETERNUS DX 儲存系統。

其實儲存系統除了儲存媒介的速度最為關鍵之外,儲存系統之中的控制器以及自動化管理系統亦十分重要,事關當你希望能做到更精準的重複數據刪除工作、自動檔案儲存位置的判斷工作時,這些系統便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而今次 Fujitsu 新推出的 ETERNUS DX 儲存系統打正旗號以「業務為本」作宣傳,其實當中所做到的便是檔案儲存位置自動判斷功能;亦即是說系統能將最常用的檔案儲存在更快速的媒介(SSD 或 Flash Storage)上,而較少使用的則可儲存在 SAS 之上。

這種自動儲存方法,我們估計便是 Fujitsu 在發佈時提及的「以用家業務重點為先的儲存系統」當中的秘密;當然除了此功能外,ETERNUS DX 儲存系統亦能夠管理關鍵數據量以及讓儲存系統管理人員可以無縫配合用家的需要,包括透過一系列的系統優化、5 倍效能提升及智能數據重點管理,使系統本身能根據業務重點備份。(官方數據)

在這個新系列內,由具擴展性的入門級 ETERNUS DX100 S3 與 DX200 S3,以及中階的 ETERNUS DX500 S3 及 DX600 S3,均以無縫的 NAS 及 SAN 統一連接,為用戶提供數據整合項目支援;至於在配配方面,ETERNUS DX 系列均以 Intel 多核心處理器為基礎,具備優化的多核心處理及執行能力、更大的暫存記憶,以及附加快閃暫存記憶,同時亦可支援 SAS3 硬碟介面與 16 GB 光纖通道的連接能力。

統一儲存,無縫整合區塊及檔案連接

ETERNUS DX 系統可透過無縫的整合區塊及檔案,加上 SAN 和 NAS 效能,由此而設定成為統一儲存系統。與一般簡易網關架構的主要不同之處,就是該統一功能與儲存控制器之間的無縫整合,能為用戶提供一致的用戶體驗;官方指即使於 SAN 及 NAS 操作上,都可以共享高可用性(high availability)及故障轉移(failover)功能。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10/40 GbE 密度、擴充匯集網絡專用方案

November 29th, 2013 No comments

為了應付流動裝置雲端服務盛行所帶來的極大流量,傳統的網絡裝置幾乎已不能應付到,於是很多機構便開始更新其網絡設備,以應付流動和社交網絡趨勢對其 IT 基建的衝擊;假如你本身是校園的 IT 主管又或者是大型工廠的 IT 人的話,那以下介紹的方案或許能助你應付大流量。

今次要介紹的是由 Brocade 推出的 Brocade ICX 7750 交換機,此交換機是一款專為擴展園區匯集網絡 (campus application) 而設的高密度 10/40 GbE 固定埠解決方案,以下是 Brocade ICX 7750 的效能:(以下為官方數據)

– 在單一邏輯裝置提供三千個 1/10 GbE 埠,或八百個 40 GbE 埠。
– 每秒做到 82 Tbit 的匯集交換容量。
– 每秒四百六十億封包的匯集轉發容量。
– 兼容軟件定義網絡 (Software-Defined Network,簡稱 SDN),並透過真正的混合埠 (Hybrid Port) 模式支援OpenFlow 1.3。

現時 Brocade ICX 7750 已支援橫向延展,讓用戶可按實際需要逐步於核心層或匯集層增加交換能力;通過利用光纖堆疊鏈路覆蓋整個園區,建立分散式匯集層或核心層,從而按實際需要為不同地點提供交換容量;至於在更新功能方面,Brocade ICX 7750 交換機的四核處理器可在單一產品運作期間完成軟件更新 (In-Service Software Updates,簡稱 ISSU) 以及無中斷容錯切換,配合上內置獨立控制和數據堆疊鏈路,令系統更具彈性。

很多時,當需要進行不同的擴展時,均有機會對服務做成影響,而今次介紹的方案卻支援 6×40 GbE 的模組於交換器運作期間被移除或插入時,熱插拔預警閉鎖亦可確保到其數據完整,靈活性大大增加。

除了上述提到的種種,方案亦支援 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 Extended (VRRPe)、Border Gateway Protocol (BGP)、IPV4/IPV6 支援、Multi-Chassis Trunking (MCT) 以及 Virtual Routing and Forwarding (VRF) 技術。

方案現時提供了三款不同的型號,包括二十六個固定的 40 GbE 埠和六個 40 GbE 插槽模組、四十八個固定 10 GbE 埠,以及六個固定 40 GbE 埠加六個 40 GbE 插槽、四十八個 10 GBase-T 埠,以及六個固定 40 GbE 埠加六個 40 GbE 插槽。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