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Posts Tagged ‘BYOD’

隨著技術成熟、流動辦公將成企業主流模式

December 21st, 2016 No comments

隨著技術成熟、流動辦公將成企業主流模式 – HKITBLOG

隨著技術成熟、流動辦公將成企業主流模式

隨著技術成熟、流動辦公將成企業主流模式

隨著統一化通訊即服務 (UCaaS) 在全球及企業內部不斷發展,該技術已愈趨成熟並能滿足更多不同類型企業的需要;而在 2017 年,企業亦將會面臨一些意想不到的轉變,包括:

1. 流動辦公將成企業主流模式

在 2016 年 10 月,利用手機和平板設備的流動瀏覽流量首次超越桌面電腦的瀏覽流量。企業員工在辦公場所使用流動裝置日益頻繁,並會優先以流動裝置處理公務。縱使桌面電腦功能仍然較廣泛,但已變成次要的商務設備。這種辦公模式有助推動新技術的開發以及以流動裝置作為首選的商務設備,其次是桌面電腦及 web 用戶端。儘管桌面電腦仍有其重要性,惟工作負載將比以往更常遷移至流動應用程式,而新的功能亦將率先適用於流動裝置。

2. 企業辦公模式須配合 Z 世代員工的需要

Z 世代將於這十年內投身職場,故此,企業必須應付新生代員工對辦公模式所帶來的轉變。Z 世代在通訊無間斷的環境下成長,他們積極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內容,而且接收內容的渠道眾多,因而對通訊工具的表現要求極高,更無法忍受及採用效能欠佳的技術。由於 Z 世代明白到他們可以自行選擇所需的生產力工具,甚至會建議企業採納有用的新技術,企業必須更積極回應員工對技術的需求,還要大幅提升協作的靈活性,實現前所未有的互聯互通。

3. 數碼助理及網絡機械人在工作間盛行

有愈來愈多企業將藉著網絡機械人打造更強的情境感知技術,以及提高在工作場所的決策速度和準確性。網絡機械人利用與日俱增的用戶數據及更臻完善的分析工具,可在決策時創造實際價值。

有不少企業正開發針對工作間的網絡機械人技術,以改善其聯絡中心應用程式或銷售支援工具。舉例來說,Chyme 的網絡機械人使聯絡中心的員工能夠識別客戶過往的行為模式,從而迅速釐清對方目前的問題。Kore 的 Smart Bot 協助零售商透過簡單的即時通訊平台,自動檢查特定商品有存貨與否。網絡機械人技術將繼續在企業工作間拓展,讓企業可從不斷進化的大數據分析及機器學習中獲取實際價值。

4. 協作技術平台加以整合完善

IDC 預料到了 2019 年,有 75 % 的 IT 支出是來自雲端、流動、分析和社交媒體服務等第三平台技術。這種技術投資上的轉變為工作場所的生產力及協作工具帶來變化。在協作方面,終端用戶在企業獲得決策權。這不但有助提高技術易用性,還能打造更理想的整體用戶體驗。為了解決技術整合和兼容方面的問題,企業不再追求最頂尖的解決方案,而是傾向更綜合及全面的方案。隨著廠商紛紛摒棄開發獨立技術,轉而致力打造最全面的方案,市場上將出現更多企業合作或合併。由於企業為免遇到技術整合的困難而摒棄單點解決方案,整合式協作平台方面的 IT 支出將持續上升。

5. 統一化通訊即服務拓展至全球

到了 2019 年,全球統一化通訊及協作市場的支出預料達到 350 億美元。美國的雲架構及雲技術發展成熟,致使統一化通訊即服務在當地面世,繼而逐步擴展至北美洲以外的地區,故該服務在明年將於美國以外的市場被廣泛採用以及錄得大幅增長。其中,歐洲、亞太區和澳洲正開始部署統一化通訊即服務方案及所需基建。隨著歐洲及亞太區開始更迅速採用統一化通訊即服務,該技術在全球的發展步伐將更趨平衡。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流動辦公是員工期望:唯很少公司能夠做到!

November 14th, 2016 No comments

流動辦公是員工期望:唯很少公司能夠做到! – HKITBLOG

流動辦公是員工期望:唯很少公司能夠做到!

流動辦公是員工期望:唯很少公司能夠做到!

隨著科技進步,現時流動辨公已成為很多高管的指定動作,唯對於一般員工來說,礙於公司制度,很多時都無法做到流動辦公。近日英國電信(BT)便為此進行了一項研究,當中發現有三分之二(67%)的英國上班族認為流動辦公比向他們提供公司車更重要,且有半數的英國上班族表示需要隨身攜帶大部分辦公所需文件。不過,儘管員工希望獲得全新的靈活辦公模式,企業組織卻依舊很難突破技術和預算方面的限制,讓靈活辦公變成現實。

BT 發表一項名為「流動化增效」(The Mobile Multiplier) 的研究,針對法國、德國、西班牙和英國大型組織機構中的 1,500 名職員進行了獨立調查。研究發現,當進入新時代後,流動辦公便不再是奢望。調查結果還顯示,上班族還希望能擺脫靜態辦公室的鉫鎖,從而享有靈活辦公的好處,當中有 76% 的受訪者將靈活辦公列入了他們優先考慮事項的前三大位置。

同事間如何有效溝通依舊是一個大問題。有員工表示,在遠端辦公過程中,等候回復的時間會延誤決策(約佔 54% 的受訪僱員), 而在讀取文件和檔案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困難(約佔受訪職員的 43%)。

由此可見,他們需要獲得更優良的技術。其中有三分之二上班族表示,更好的溝通能夠真正説明他們的機構取得成功。上班族尤其希望在技術升級後可讓他們有效運用智能手機更多功能,其中包括熒幕共用(69%)、即時通信(62%)和視像會議(48%)。

此外,研究還發現預算也是另一大顧慮。企業通常要為員工的流動辦公設備提供 75% 左右的費用,員工也知道這會限制他們對流動辦公設備的使用。例如,有五分之一的上班族表示,他們的流動數據流量經常不敷應用;有 37% 的上班族表示,基於漫遊費用方面的考慮,他們在國外出差期間並不會經常使用流動設備。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領先全球:中國僱主最接受、允許流動辦公

December 14th, 2015 No comments

BYOD_20151214_main

現時除了科技發展外,員工在塑造未來職場環境中也擔當著重要角色。所有企業的其中一個重要目標,都是透過合適的工具和解決方案來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以便員工在任何地方均能靈活地工作。Virgin Media Business 的研究指出,超過 90% 的美國員工每週至少進行一次遙距辦公;Virgin Media Business 更預測於 2022 年前全球將有 60% 於辦公室工作的員工會定期在家 工作。

該研究的其他重要統計還包括:

美國約有 3000 萬人在家工作 – 預計這個數字於 2020 年前將增長 63%。
十分之九的年輕一代將工作場所的靈活性視為首要考慮因素,進一步推動了靈活辦公的趨勢發展。
中國在允許和支援員工在任何地點透過不同裝置工作上為全球最領先的國家(69%),美國緊隨其後(63%)。
三分之二的全球最高效的領導者不願意調職到其他國家。
69% 的受訪者表示遙距辦公對緩解工作壓力非常重要。

曼徹斯特商學院(Manchester Business School)組織心理學與健康教授 Cary Cooper 指出,未來的員工無論是在家中或辦公室辦公,於科技支援上要具備三個關鍵條件:靈活性、自主性和易用性。這不僅能夠提高工作效率,還能為工作帶來樂趣。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調查指:大型企業不知推行終端用戶運算策略之道

October 19th, 2015 No comments

一直以來,大型企業在規劃終端用戶運算項目方面並不成熟,而且僅著重計算回報而非採取策略性部署。這是由於它們不確知應如何以終端用戶運算作為整體業務策略,以及管理數量激增的裝置及相關的安全風險。與此同時,全球企業都考慮透過引入流動化概念,採取更能以用戶為先的業務方針。

這是達科在「二零一五年流動工作人口報告 (2015 Mobile Workforce Report)」中所提出的主要發現。該報告為了解資訊科技總監在採取以用戶為先的業務策略時所面對的挑戰,並對影響終端用戶運算的策略與習慣提供深刻的見解;當中訪問了七百三十家企業的一千多名員工,這些企業來自五個地區的十一個國家,涵蓋十四個行業。

據該報告顯示,有 44% 的受訪企業已把企業流動化包含在更廣泛的終端用戶運算策略,以及就適用於多個裝置的終端用戶運算項目制定預算;有 13% 則沒有實施有關策略。終端用戶運算平均佔 IT 預算的 28%。該報告指出,有近三分之二 (61%) 的受訪者著重終端用戶運算項目的投資回報率,更有 65% 的企業認為其終端用戶運算項目能夠為它們帶來競爭優勢。

企業使終端用戶得以藉由企業入門網站存取資訊,可見市場正日趨成熟。關鍵在於企業邁向面對未來的全新工作場所。未來工作空間是一種辦公空間策略,旨在使人們能夠選擇切合各種活動所需的不同工作環境,務求在創新的工作場所內提供現代化協作環境以及嶄新技術理念,從而支援彈性工作模式。

「二零一五年流動工作人口報告」的其他重點包括:

1. 流動 IT 管理及流動應用程式為二零一六年的重點項目。 2. 有絕大多數受訪者沒有針對電話和平板電腦 (32%) 制定完善的管理解決方案,或獨立管理個人電腦和智能裝置 (31%)。 3. 一如所料,安全是實施終端用戶運算策略最重要的考慮因素,比率接近半數 (43%),其次為 IT 服務管理。 4. 資訊科技總監是在企業內部推動策略性流動化項目的主要驅動者。然而,他們在終端用戶運算方面處於被動狀態,並且難以採取策略性部署。

當現今的員工都期望能夠隨時隨地連繫任何人,有 82% 的企業則認為,實行終端用戶運算項目的重大難題是要保障公司數據以及提供優質用戶體驗。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只談趨勢不懂技術:IT 主管「真的」明白甚麼是資訊科技嗎?

December 8th, 2014 No comments

我們人人都知道,資訊科技對於推動經濟發展有一定的幫助,然而在香港即便有資訊科技的協助,管理層的傳統觀念實在太強,因此結論是採用資訊科技,但仍無法得享大部份由資訊科技所來的種種效益,最終浪費了金錢及時間。

筆者便曾經見過很多「奇案」,例如採用 e-commerce 方案但以銀行轉帳方式收錢,放棄 Payment Gateway… 採用 ERP 系統但竟額外聘請人手以傳統方式作紀錄備案… 採用雲端備份,但又再以 NAS 進行第三重備份….這就是採用資訊科技,但又不信任資訊科技的例子,而這一切恐怕只有在香港才找到…

所以當筆者收到一份由HDS發表的 2015 年亞太區商業及科技趨勢預測時,內心其實十分認同趨勢預測所提及的種種,例如當中提出業務營運將與資訊科技更加環環緊扣,並指出我們正身處在「業務定義 IT」的時代,因此目前 IT 必須借助由流動設備、雲端服務、社交網絡和大數據分析組成的第三平台,方能發揮作用。

問題是,香港企業的主管傳統思維,要完全落實流動設備方案如 BYOD雲端服務公有雲私有雲、社交網絡和大數據分析等,並非你盡力推銷便行;一日老舊的思維不變,加上首席技術總監害怕「與時並進而出現問題時需負上責任等」,最終 CIO 們便只針對基建,如數據中心的基建進行更換、更新,事關改變硬件式基建有明確的前例可緩,出事機會自然低得多。

假如 IT 主管欠缺 IT 技術知識,對新的 IT 方案自然不可能有信心,因為壓根兒沒有相關技術概念,試問又如何培養出「信心」來?所以要推動香港 IT 方面的發展,首要做的就是必須確保 IT 管理層須具有一定的 IT 技術背景,而不再是只懂大談趨勢,否則在不久的將來,香港就真正窮得只有「炒金、炒銀、炒樓、炒股票」,加上香港沒有天然資源,更沒有技術,成為內地三線城市,指日可待。

報告又提到「隨著新興市場繼續萌發,消費者服務需求不斷改變,守舊的企業會日漸衰落。能贏取未來市場的企業,必定是那些在當下便已積極變革的公司。」這的確值得大家深思。

除了上述筆者見解,筆者亦借此與大家分享 HDS 提出的五大趨勢:

1. 智能城市將促進對物聯網的投資

多個亞太區國家的政府,包括日本,印度,中國,斯里蘭卡和南韓,都積極倡導智能城市的建立,以解決各都市問題、能源控制和資源消耗,進而為未來發展作好準備。這些大規模的計畫將大大推動智能社會基建解決方案的發展,加速先進數據分析,物聯網,以及機器與機器之間的互動。

智能城市所要求的運算、網絡、儲存基建及軟件架構規模都是史無前例的,亦只有這些優化的技術方能滿足各種各樣瞬息萬變、與日俱增的數據需求。

2. 各行各業將顯著推行大數據計畫以獲取壓倒性優勢

對競爭異常激烈的行業來說,大數據逐漸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致勝工具。例如銀行和金融機構紛紛深入分析內部數據以衡量客戶借貸風險;又或憑藉剖釋消費行為監測市場動向,並找出交叉銷售或向上銷售的商機。

根據經濟學人智庫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簡稱 EIU) 撰寫的研究報告《CIO 的未來:晉升途徑在哪裏﹖》 (The Future for CIOs: Which Way Is Up?) 指出,有 10% 的亞太區企業在過去的 12 個月內已經投資於數據分析,並預料 2015 年的投資數額將增加到 12%。

新一代的大數據解決方案不僅需要基建平台來儲存和管理龐大的數據湖(data lakes),更要可實時分析數據。因此,企業須要把可靈活擴展的基建架構,與機器學習 (machine learning) 效能及商業營運軟件緊密結合,才能確保大數據解決方案得以迅速成功部署,發揮最佳運作。

3. 混合式雲端將成為企業部署應用程式的首選平台

今天的雲端平台效能漸多,發展日趨成熟,使企業能夠改變其核心應用軟件的運作模式,利用私有雲和公共雲混合所帶來的優勢。那些可以妥善整合私有雲和公共雲,提供完美混合雲體驗的解決方案,不但有助企業更有效控制成本,還可符合私穩與法規要求。

精明的首席技術總監除了開始把企業和關鍵任務應用程式轉移到私有雲中,亦同時嘗試以公共雲處理短暫的內部工作,甚至面向客戶的網上應用。問題是,公共雲端服務很容易導致無節制的事件 (instances) 和費用累積,引發雲端服務失控。

這也引發了一些顧慮,就是企業能否有效追蹤其資源及開銷狀況?混合雲卻能透過簡化公共雲和私有雲之間的聯繫,協助企業更妥善管理和控制雲端服務的應用,從而解決這個問題。

CIO的未來:晉升途徑在哪裏﹖(The Future for CIOs: Which Way Is Up?) 報告顯示,有 10% 的亞太區企業已經投資於雲端運算,但區內各國的企業投資分布並不平均。在過去一年,新加坡有最多的受訪者投資了雲端運算,佔整個亞太區受訪者數目的 20%,但印尼和泰國的受訪者卻沒有任何投資。報告預計到了 2015 年,將有 13% 的亞太區企業會投資雲端運算。

4. 流動設備的爆炸性增長促使科技基建由數據主導

過去五年來,IT 部門和雲端服務供應商一直投資於物件 (object) 儲存技術,以延長數據的保護和保存時間。這種技術主要基於數據驅動儲存,使企業可以進行多租戶管理,擴展元數據以支援其他數據集,並執行數據刪除和壓縮來有效控制成本。

隨著數據在不同雲端模式之間轉移,以上儲存技術亦需適用於數據中心以外範圍。企業務必可以更具智能、更有效遙距存取數據和應用程式,使終端用戶能以智能設備便捷地分享資訊的同時,保障敏感數據的安全。

5. 新數據私隱及保護法規引發企業加大法規相關投資

各亞太市場的政府不斷引進或更新現有的私隱條例。在過去兩年,新加坡、南韓、香港、澳洲和新西蘭等市場都頒布或修訂了私隱法案,增設與數據私穩或機密的相關條例。換言之,企業要面臨更多由多平台多渠道快速散播資訊所帶來的新挑戰。

如今結構性和非結構性數據急劇增長,所以企業須要格外注重客戶資訊的安全。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