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團隊內部以至與客戶間的溝通已不再局限於辦公室或會議室,對視像會議設備需求增加,要求高清流暢質素的視訊和語音傳輸功能,還要跨平台應用,並具備這種靈活性以適應使用環境的轉變,現時業界有一套開放標準的統一通訊及協作。Polycom推出一套RealPresence One方案符合企業對彈性及多平台支援的需求,適應業務變化。
通訊系統虛擬化
互聯網的成熟,使企通訊不再受地域限制,長途電話已經成為歷史之餘,視象通訊也可輕易獲得。而雲端技術的興起,虛擬化數據中心隨即成為企業的焦點,虛擬化系統及服務讓企業可以快速輕鬆地進行資訊科技的部署,除了縮短部署時間、降低ROI之外,更高效地利用現有資源和統一管理工具。為了協助企業盡快通過虛擬化系統優化運作,Polycom推出支援虛擬軟件部署策略的RealPresence One,提高企業視訊部署的靈活性、管理水平和效率。
主打靈活性 降低擁有成本
RealPresence One是一套可互操作和可擴展的企業視頻會議解決方案,它包括RealPresence 平台軟件和視頻與內容協作服務。
- 能針對企業的虛擬數據中心進行優化部署:讓企業可以根據公司不斷變化的需求輕鬆調整視頻容量,以及為企業提供災難恢復和備份,提升業務延續性。
- 具靈活性的訂購方式:RealPresence One可以按年訂購,其中包括桌面、移動和基於瀏覽器的不同平台應用,用戶只需確定參加視頻會議和協作服務的人數、希望使用的多方連接數量和服務類型,計算出年度訂購許可証的費用。
- 降低總擁有成本:由於RealPresence One已包括必要部件,包括軟件和網絡終端與服務,同時可高效地利用企業現有的科技資源,用戶可透過訂購方式選用RealPresence One的設備及服務,而且可以隨時增加視頻資源,每年更新訂購,大大降低入門成本。
支援虛擬平台
為配合雲端科技及虛擬化的大趨勢,RealPresence升級後可跨越任何網絡、協議、應用或設備,可與現有軟件配合運作,令視頻和語音協作在任何環境都簡單易用,從而提高視訊部署的靈活性、可管理性和效率。虛擬版的軟件與硬件設施完全獨立,適用於所有伺服器所運行的操作系統和應用協作兼容,使企業能夠將伺服器、網絡與資源存合統一起來,於視訊和語音應用在虛擬數據中心內獨立運行。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一直以來,數據中心管理都是複雜、麻煩及費時的工作,近年雲端技術出現,數據中心擔任的角色變得更重要。隨著越來越多器材、設備及用電量提升,管理的難度大大地增加,成本上升的壓力令管理員得尋求新的管理政策及方法。而管理方案一直以來都有一度難以越過的鴻溝,就是運算設備及管理工具彼此不能融合資訊,無法因應環境自動化進行能源控制,令電力開支白白浪費。施耐德電氣及HP合作推出整合方案,為IT設備、儲存設備及服務管理網絡系統提供可視性,以作為服務管理。
雙向分享資訊 更易掌握即時實況
整合了施耐德StruxureWare數據中心及HP OneView基建管理平台,能為IT及設備管理人員提供資產數據的實時可視性,推動自動化服務交付及優化數據中心服務。讓兩個平台之間作出雙向實時資訊傳遞,從而排除IT和設備的孤立營運。數據中心和設備的營運商可對伺服器、儲存、網絡管理以及服務建立作可視性管理,全面觀察並控制IT服務交付及基礎設施容量管理。此外,透過兩個平台之間的數據共享,能夠減省時間、減低營運成本 (OPEX) 並同時大大減少人為錯誤。
透過是次整合,施耐德電氣端對端的DCIM軟件套件透過監控、營運及分析實現集中管理,並優化數據中心電源、製冷、保安及能耗。通過相互可操作性測試,HP OneView已整合成為StruxureWare數據中心的一部分,並即時投入服務。
企業數據中心及托管服務供應商不單對數據中心實體基建全面管理,更可完整檢視實體基建的依賴性以作建立服務。數據中心亦可透過將工作負載與功率聯繫,計算服務的真實擁有成本。這些特點都能縮短服務推出市場的時間,並增加正常運行時間及可靠性。
同時HP已加入施耐德EcoStruxure科技夥伴計劃,以確保他們從合作方案中得到最大的相互可操作性和效率,加快部署及降低整合成本。對數據中心及設施生命周期有更嚴密的監察及維護。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首先,不斷發生的資料洩露事故正在動搖企業和消費者的信心,也增加對雲端運算的安全風險。快速的雲端運算部署要求企業保護敏感性資料的同時,也需保持應用程式的功能。那麼,未來幾個月內哪些趨勢會最受關注呢?下面讓我們看看雲端安全市場 2015 年的發展趨勢吧:
1. 私有雲端的演變
當企業試圖利用雲端運算去做一些事情時,公有雲一直是個熱門的選擇。然而,隨著企業將更多操作和項目轉移到雲端運算,混合雲端將會成為常態,利用混合雲端將讓企業實現最具成本效益的操作。而新型的混合雲端也將會成形,例如當 SaaS 應用程式通過多租戶公有雲端基礎設施交接時,仍然允許資料保存在電腦的混合做法。
2. 雲端資料將包含「真正的」企業資料
洩露資料不僅將包含客戶資料(例如連絡人資訊和銀行資訊),還將涉及智能財產權和商業機密資訊。雖然在資料洩露事故後,使用者需要換卡是一件很麻煩的事,但想像一下,如果企業有價值的商品設計策略或者收購計劃被洩露會發生什麼呢?企業必須部署可行的雲端安全協議。
3.內容和應用程式將以流動為優先考慮
我們生活在一個流動的世界,資料流程將不再經過桌面電腦,並轉移到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等流動裝置上處理和存儲。隨著企業允許員工攜帶自己裝置,這些裝置的盜竊和遺失將不是企業唯一需要關心的,因為更多的流動資料會轉移到雲端之中。例如,涉及明星豔照的 iCloud 洩露事故在 2014 年搶佔新聞頭條。在 2015 年,企業將需要確保流動裝置中以及雲端運算中的企業資料沒有過度曝光。
4.靈活性將成為雲端部署的主要動力
隨著雲端運算的靈活性對企業帶來更加明顯的優勢,他們會意識到這種優勢的重要性,甚至超越雲端運算的成本優勢。在不產生額外費用的情況下,擴展、開發的能力將會是企業選擇雲端運算應用程式的主要考慮因素。
5.洩露事故保險將更流行
資料洩露事故將會繼續發生,這會迫使企業把目光投向網絡「保險」。對於很多風險人士,這不再是公司資料是否會洩露的問題,而是什麼時候會發生。同時,利用所有適用的安全對策來降低網絡風險將成為企業必定會做的事。
在我們期待這些預測是否會成真時,事實是 2015 年雲端運算部署將會繼續增加。企業必須瞭解雲端運算中的安全關鍵措施,從而讓企業遠離危機。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CIO在預算範圍內提供組織機構所需要的IT服務,可謂腹背受敵,提供的需求隨時變多或變少。靈活調配資源,快速應變,加快到市場時間種種問題不是變魔術般,到底CIO需要甚麼招式來應付這不人道的需求?答案就是虛擬化技術,虛擬化成功的原因之一,允許多個虛擬伺服器從一台物理機上同時運作,保證可用物理資源得以更有效和更高效地利用。而現在除了傳統的伺服器虛擬化外,更多層面的應用都陸續可虛擬化,帶來的IT環境又會如何呢,值得大家分享當中利幣。
但對於物理伺服器本身呢,硬件價值會隨時間衰減,企業可以得到更划算的作為?答案是肯定的,其運算力可以集中起來,此類解決方案已在使用於規模較大的組織,例如雲服務供應商。
一.OCP伺服器 解救大廠管理問題
越來越多大型運營商採用廉價的基於開放計算專案(OCP)規範的標準化伺服器,由鮮為人知的製造商如QuantaQCT和Wiwynn製成,而不是老牌廠商如惠普或者戴爾。買現成的伺服器是不經濟的,因為它們包括大量不需要的功能。而這些功能導致額外的成本,將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影響競爭力。而且管理方案只專用於指定廠商,不能彼此管理,影響選購自由性。
根據市場定律,這項由高端用戶率先採用的技術將會滲透到到大型、中型企業,最終也會影響小微企業市場。由於這些OCP相容的伺服器非常適合於虛擬化,以及傳統的運算工作,在不久的將來有望更加普及。
二.虛擬SAN技術更進一步
有效、高可用性和低成本的虛擬存儲區域網路(SAN)技術將會對企業IT部署起關鍵作用。商業活動、流動、雲端應用產生的大量數據,令儲存需求越來越嚴苛。
SAN使企業能夠從他們的虛擬化基礎架構獲得更多彈性,例如VM可以從一台物理伺服器遷移到另一台,或者創建高可用性的伺服器架構,但它們對於小企業仍然是昂貴和複雜。
VMware在今年3月正式發佈的Virtual SAN產品,虛擬SAN領域得到真正的提升,VMware和大多數虛擬存儲系統的之間的主要區別是,其他的系統需要一個存儲hypervisor或在伺服器hypervisor上運行的虛擬存放裝置,Virtual SAN則內置在VMware vSphere中,嵌入到hypervisor內核意味著Virtual SAN在應用可視性的獨特定位。它也有底層基礎設施的獨特視圖,允許其優化I/O資料路徑,提供比虛擬裝置或外部設備更好的性能。而且該技術成本低,使小企業從中受益,也許更關鍵的是,它的部署和使用相當簡單方便。這意味著非存儲專家可以運作儲存,並且不需要參加深入的培訓。
三.VDI時代終於來臨
虛擬桌面基礎架構(VDI)是一項似乎總是馬上要火的技術,卻從來沒有火過,但是桌面即服務(DaaS)市場由於行內重量級廠商Amazon和VMware都參與,令VDI技術再成為熱話。AWS的Workspaces虛擬運算環境提供Mac和PC桌面,以及針對iPad和其他平板電腦的移動版本,而VMware Horizon DaaS使用新收購的Desktone技術提供Windows桌面。
四.Microvisor虛擬化
最後一項未來可能更普遍的技術也與桌面有關:基於任務的microvisor虛擬化。其背後的思路是這樣的:企業伺服器往往很好地防衛入侵者,因此黑客瞄準最終使用者設計機器魚叉式網路釣魚攻擊和惡意軟體。然後,它們可以作為平臺使用,在企業網路內部發動針對更有價值的企業伺服器的攻擊。
基於Microvisor的安全產品,如Bromium有效地創建一個微型虛擬機器(microVM)來運行每個用戶任務(如打開一個單獨的網頁或文檔,當頁面或文檔關閉時再次摧毀它。由於每個microVM彼此隔離,這意味著如果用戶打開一個受感染的網頁或檔而microVM被洩露,影響範圍有限。即便惡意軟體在microVM安裝一個rootkit,當microVM被推倒時rootkit也將消失,除非他能攻破底層的虛擬化系統。
這些年的虛擬化技術每每令IT環境帶來改革,這些技術未來普及的話將可以普出CIO理想的營運環境,安全、高成本效益、簡單化……。而未來又會有新問題,又會有新方案出現,IT世界每年都這樣重覆著沒完沒了。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中標軟體近日宣佈已經正式與 Amazon AWS 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成為 AWS 首個國產 OS,日後,用户將可以在 AWS 中國雲端平台上選擇使用。這意味著 Linux 影像不再僅有常規的 CentOS、Ubuntu、Debian、OpenSUSE 等發行版本可以選擇,也可以選擇國產的中標麒麟 (FeeBSD)。根據雙方合作內容,在產品技術上雙方開放必要的技術介面,確保彼此平台的安全性和本地化的雲端服務,同時亦需時回應中國地區技術支援的要求,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本地雲服務體驗。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