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Archive for the ‘市場快訊’ Category

數字題:微軟如何計算出十億Win10用戶?

May 20th, 2015 No comments

上星期Microsoft Build developer conference中,曾訂下一個目標,就是Windows10推出兩至三年內,有十億裝置使用Windows 10 (消息來源:Bloomberg)。希望以這目標鼓勵一眾開發人員為其平台寫多些App,10億裝置將可以為開發人員帶來可觀收入。即使被譽為史上最成功的Windows 7作業系統好不容易才達到10億這成就,且看Win10到底能否完成目標,三年內破這紀錄。

Microsoft在流動市場、雲端服務處處戰線都不順利,早就失去了軟件一哥的領導地位,今日如此誇下海口,可見其雄心未泯。這10億數字一出當然引來很多評論,以現時全球約有15億個人電腦推算,要三年內將三分之二電腦更換實在有點誇張,所以分析人員很多都抱著疑問探討微軟這數字題。

現時最多人使用的微軟操作系統是Windows7系列,根據Net Applications追蹤的網絡用戶統計,四月時有64.1%用戶。其次是2001年推出的Windows XP,佔17.5%,已經停止支援的作業系統仍然比最新的Windows8及Windows8.1的16.1%為多。

容許筆者無視幾乎沒有人討論的Vista用戶,就算全部Vista機轉做Windows10,只佔3,200萬,Windows7及Windows XP均是受用戶歡迎的操作系統,故轉用新系統的步伐將會非常緩慢,除非是新舊機替換,否則系統更新吸納用戶是很慢的增長過程,要令Windows10用戶增加,唯有靠自然增長,即是新PC付運時預載的Windows10。

根據Gartner 2015年第一季個人電腦付運,第一季出機量有7,170萬,較2014年下跌了5.2%。如此大概可推算一年新PC約為2.8億,而Gartner這數字已經撇除了 Mac機及Chromebooks在內,所以三年新機就有8.4億部裝有Windows10並非無根據的推測。

唯一不確定因素便是PC出貨量不斷下跌,而達到10億目標關鍵在於流動智能裝置,手機及平板一向是Apple及Google的天下,Windows8死併多年都沒有明顯立足之地。即使真的可以三年內有10億用戶,這將會是跨平台組合的10億用戶,對於開發人員仍然是不具吸引力的條件。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加快載入速度:Facebook全新文章功能強化互動性

May 18th, 2015 No comments

近期 Google 將手機瀏覽網頁的方便程度列為更重要的網站搜尋排名因素,可見手機版已是愈來愈重要;而 Facebook 亦明白這道理,今天便宣佈推出一項名為 Instant Articles 方案,此方案能幫助出版商在 Facebook 快速製作讓用戶互動的文章。

現時很多用户都會在流動裝置上瀏覽 Fan Page 之中的新聞,就好像 HKITBLOG 一樣,Fan Page 已成為我們與讀者互動的地方;傳統上大家會於 Fan Page 之中看到我們分享的連結頁面,雖然已是十分方便易用,不過 Facebook 卻希望將這個體驗變得更快。

根據 Facebook 指,於 Fan Page 之內刊登的故事平均需要八秒時間才載入完,這無疑是目前 Facebook 載入速度最慢的一種內容類型。而今次 Facebook 推出的 Instant Articles 便會令閱讀體驗比一般手機版網頁快十倍(官方資料,未經驗證)

另外 Instant Articles 亦提升了整體的互動性,從而令出版商可以全新的方法將他們的文章活現眼前。你可以放大及傾側你的電話瀏覽高清的相片。當你在螢幕向下滑過不同文章時,影片會自動播放。此外,你可以探索互動地圖、聆聽語音標題,甚至讚好或評論文章的其中一部分。

無需繁複製作過程

Facebook 設計 Instant Articles 的用意是讓出版商自行決定它們的文章、品牌體驗及商機。出版商可以在文章內賣廣告,Facebook 亦表明可讓其保留該項收入;而用户也可以選擇利用 Facebook 的流動廣告聯盟從未賣出的存貨中獲利。出版商將可以透過 comScore 和其他分析工具追蹤到數據和流量。此項計劃目前正與九個夥伴合作推出,包括紐約時報、國家地理雜誌、BuzzFeed、NBC、The Atlantic、英國衛報、BBC 新聞、德國明鏡周刊及德國圖片報。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人不為己,Citrix小量贊助OpenStack圖擴大支援版圖

May 4th, 2015 No comments

正所謂「人不為己….」,後面的不用說了。作為一家科技巨人,很多時都樂於大手筆贊助一些能推動行業發展的事情,而 Citrix 作為 VDI 方案的老大哥,近日都開始「贊助一下」OpenStack,其目的除了希望有權涉足該技術委員會的各項事務之外,更明顯的就是推出更具吸引力的虛擬機管理程序 Hypervisor….

Citrix 雲平台業務部門產品營銷副總裁 Nand Mulchandani 在接受採訪時便指出,Citrix 多年來一直將自身視為 OpenStack 社區的密友,而這要歸功於 NetScaler 與 Xen Server 在該開源雲當中的出色表現。在他看來,此次成為註冊成員將進一步令雙方合作關系更明確,換言之相當於「愛她就把戒指送給她」這樣的想法吧!

如果情況屬實,那麼我們不得不說,這絕不是一次親密無間的婚姻、Citrix 獻上的婚戒也非純金打造:Citrix 此次買下的是企業贊助商會員,其地位低於白金與金牌會員、影響力也無法與後兩者相提並論;而且目前擁有企業贊助商身份的企業已經超過一百家。

Mulchandani 指出,Citrix 加入 OpenStack 聯盟並不是為了開發屬於自己的 OpenStack 開發版。他同時指出,像 VMware 與 Redhat 這樣的廠商可能更熱衷於建立 OpenStack 發行版,而 Citrix 則始終堅持自己的核心,那就是推出更具吸引力的虛擬機管理程序(Hypervisor)。

從此 Citrix 將有資格將自己的人手安插在 OpenStack 下屬各委員會當中。相信不少現有成員將對此表示歡迎,其中 Rackspace 等廠商就非常樂於將 Xen Server 與 OpenStack 聯在一起。有鑒於此,Citrix 正式加入意味著那些依賴於其虛擬化方案的客戶將能夠進一步確保 OpenStack 項目能將他們喜愛的虛擬技術引入其中。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RSA總裁:資安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思維問題

April 29th, 2015 No comments

很多企業以為部署了防禦方案就可以一勞永逸,但IT世界沒有不被打破的高牆,我們經常說黑客如何有組織,技術越來越進步,可惜這些都不是出現事故後的藉口。

資訊保安公司RSA總裁 Amit Yoran呼籲業界捨棄傳統資訊保安方式以應付網絡攻擊,因為這種舊的模式早已失效卻一直令企業誤以為得到周全的保護。其實一直以來安全人員正處於下風,對手的手法正超越業界。Yoran的呼籲讓很多資安人員反醒那種停滯不前的思維,指企業現時採用的資訊保安策略及方案,已不再適用於應付當前的業務及網絡威脅環境,他打比喻說:我們只管不斷建高城牆、挖深護城河以抵制蠻夷。然而高牆並不能解決我們的問題。

透過重複改善我們防禦策略的方式,並無助於抵擋戰略變化更快的犯罪分子。Yoran在會上勾劃出他對業界未來路向的看法:

1. 不要再相信更進階的保護措施已經足夠

無論防禦方案如何高大或智能化,專注的攻擊黑客總有方法跨過、鑽過、繞過,及穿過它。去年,不少高級網絡攻擊甚至不再以惡意軟件作為其主要策略。

2. 從終端到雲端,於各方面採用深入並全面的實際可視性

在企業環境中我們需要有全面且實際的可視性。你不可能在同時缺乏持續擷取完整的數據封包及終端入侵評估的可視性下,實施資訊保安策略。

3. 身份認證及辨識比以往更為重要

身份認證和辨識比以往更為重要…某程度上在(任何成功的攻擊)計劃之下,盜用身份認證正是攻擊者實行其計劃的基石。

4. 視外界網絡威脅情報作為一項核心能力

「市面上有不少強大來源提供合適的威脅情報,情報應該能被機器解讀及自動化,以提高速度及以供利用。這些情報應可於你的資訊保安程式之下運作,並為你的企業資產及利益度身訂造,令分析人員可快速找出能造成最大風險的威脅。

5. 了解甚麼對你的業務至關重要,以及甚麼是你的關鍵任務

企業決策人必須了解甚麼對你的業務至關重要,以及甚麼是你的關鍵任務。你需要…防衛重要的事物,並用盡你所有資源保護它。

資訊安全作為一個行業,不能用一套舊的思維來面對不斷變化的風險環境,Yoran 總結指現有不少技術提供實際可視性、適當的網絡威脅情報,以及協助管理數碼和業務風險的系統。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CEO期望:IT創新為企業帶來增長

April 28th, 2015 No comments

近年很多企業都能夠有效運用IT技術來創造價值,建立品牌形象,大多數CEO視業務增長為首要任務,技術相關的變化被視為主要工具。

 

去年第四季Gartner進行一次以CEO及高級行政人員為主的調查,受訪的400位來自年均收入逾10億美元的頂級企業,最近公佈報告,數據顯示現今商業環境理想,適合作策略性投資。Gartner每年均會進行同類的調查,訪問CEO眼中年度最重要商業目標,一如所料,CEO眼中最重要是業積表現,但比起去年明確指出業務增長的有減少,這不代表CEO對增長沒興趣,而是集中關注令業務增長的機制。

 

除了增加收入,科技概念成為CEO們第二關注的目標,是自1999年有這調查以來排名最高的一次,Gartner確實相信今時今日大企業都非常關注科技發展。從ceo的回應字裡行間可以知,科技議題均會是觸動神經的,至於當中原因非常明顯:創造新收入及推動增長,所以CEO對multichannel、e-commerce及m-commerce有明顯興趣。而未來五年投資項目中,面向客戶及分析功能都是矚目的技術,有37%受訪者對CEM (customer engagement management)有高度評價,其關注程度不遜於數碼營銷及商業分析技術。

而熱炒多年的雲端技術受到認同,近年企業對開發雲端業務持積極態度,雲端行業被視為分裂現有行業平台,令IT為企業帶來更具創新能力,而物聯網更是人氣急升的項目,去年甚少CEO提及有關項目。而隨著C級行政人員對數碼技術認知提升,其對資訊安全及風險關注也與日俱增,77%受訪者同意數碼世界對其業務產生前所未有的風險問題,另外有近三分二受訪者認為投資風險管理產品也未能跟上新出現的更高級風險。

雖然這調查不是最全面可以提供證明,但可以明確見到CEO對數碼業務關注比其他事項更優先,例如產品是否數碼化,為客戶提供更多裨益,但同時為黑客提供更多機會犯案,所以作為決策的C Level人員應該驅動行政層警醒數碼保安的關注。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Categories: 市場快訊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