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Archive for the ‘市場快訊’ Category

無限發展空間!SRW 技術仍需作進一步推廣

August 14th, 2017 No comments

無限發展空間!SRW 技術仍需作進一步推廣

無限發展空間!SRW 技術仍需作進一步推廣

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一直都被評為最具創新性的技術,但同時有可能表明人們對消費電子領域以外的 Wi-Fi 和藍牙知識所知有限,而近期業界對環球企業進行的 B2B 技術調查中,也印證這個論點。

研究公司 ABI Research 在近期對九個垂直市場內的 455 家美國公司進行的 B2B 技術調查中,發現近 70% 的受訪者雖已部署了藍牙 (Bluetooth)、Wi-Fi 或其它短距離無線通信 (SRW) 技術,但是現在仍然需要開展 SRW 教育,目的是要讓人們意識到,除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之外,還有物聯網 (IoT) 應用,例如資產追蹤和傳感器監測。

調查指出,利用 SRW 解決方案讓製造設備/裝置和/或系統連接 IS/IT 網絡從而進行遠程監控的趨勢日益明顯,85% 的受訪者現在都部署了 Wi-Fi,還有 75% 的受訪者部署了藍牙。在受訪公司中,不到三分之一的公司部署了 802.15.4 解決方案,超過 44% 的公司計劃在未來部署這一技術。ZigBee、WirelessHART 和其它網格型解決方案在這一領域也頗具發展潛力。

組織機構現在更可將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智能眼鏡用作人機接口 (HMI),從而無線監控和設置機器。此外,一個更加複雜的網狀網絡也能將數據傳輸至中央網關和控制系統。無線設備可以通過減少人工測量需求以節省時間,無需再使用昂貴的人機接口設備,並能夠賦予工作者更大的靈活性,提升他們的安全性,且非常適合難以到達的安裝和危險環境。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調查指 RCS 通訊和聊天機械人最受企業歡迎

August 10th, 2017 No comments

調查指 RCS 通訊和聊天機械人最受企業歡迎

調查指 RCS 通訊和聊天機械人最受企業歡迎

隨著智能世代的來臨,很多傳統的行業及工作都會漸漸被智能設備或機械人所取代,就好像應用於企業範疇的聊天機械人便是一例!根據 Ovum 的《2017 年企業通訊調查》(Enterprise Messaging Survey 2017) 便表明企業越來越青睞互動性更強的企業通訊方式,包括雙向 SMS 短訊、增強型 SMS 短訊(例如基於富通訊標準的通訊)和聊天機械人。

該報告由 CLX Communications AB 和 Symsoft 共同編寫,詳細研究了 7 個國家的 100 家公司,內容是調查這些公司將通訊用作客戶互動、通知和認證的渠道情況。

A2P SMS 短訊的使用量持續激增(Ovum 預計從 2016 年的 1.16 萬億條短訊增至 2019 年的 1.28 萬億條短訊)。A2P SMS 短訊是一種發展成熟、值得信賴的渠道,企業藉此發送交易和促銷訊息,其中 42% 和 35% 的受訪者分別表示,他們為滿足上述用途使用 SMS 短訊的數量在過去一年有所增長。

然而,調查結果也表明目前支持客戶發送 SMS 短訊回覆的公司比例按年度增長,例如重新安排預約或與聯繫中心座席人員開展基於 SMS 短訊的對話;23% 的受訪者稱他們使用雙向 SMS 短訊的數量在過去 12 個月有所增長。

在企業現在結合互動性更強、更豐富的通訊模式方面最明顯的調查結果是,部署聊天機械人有所發展。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目前採用新興技術,針對千禧一代等特定人群,實現客戶互動的自動化,並且評估客戶服務和收入的改善情況。

受訪者還明確表示,他們渴望 SMS 短訊發展成為一種服務,其中 37% 的受訪者表示,定制化品牌、豐富內容交付和已讀等新功能將會推動他們發送更多的 SMS 短訊。

此外,還有超過三分之一(36%)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所在的公司會對採用富通訊服務(RCS)標準等增強型 SMS 短訊服務感興趣。對於這些受訪者而言,RCS 通訊最具吸引力的特徵是能夠發送圖片和視像,例如從飛機上發送標識和尋路地圖。

上述比例的受訪者還表示,能夠透過 RCS 與其客戶進行類似於機械人聊天的互動也是一種吸引力。有趣的是,企業非常看重 RCS 所提供的先進功能。一半以上的受訪者會願意為此支付較普通短訊高出 1.5 倍至 3 倍的價格。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萬物互聯:淺談 SIM 卡與 eSIM 未來的發展方向

August 9th, 2017 No comments

萬物互聯:淺談 SIM 卡與 eSIM 未來的發展方向

萬物互聯:淺談 SIM 卡與 eSIM 未來的發展方向

eSIM 作為構建物聯網的關鍵一環,已成為這一產業新藍海的重要技術支撐。Giesecke+Devrient 是 SIM 卡的發明者,1991 年為芬蘭的一家營運商提供了世界首張 SIM 卡。近期在北京召開的「第二屆 eSIM 技術與創新峰會」上,Giesecke+Devrient 分享了跟 SIM 卡發展的密切聯系,也分享了對於 eSIM 技術發展的見解。

eSIM 從 2010 年進入起步階段

Giesecke+Devrient 跟 SIM 卡的淵源非常深,SIM 卡的發明者來自於 Giesecke+Devrient。在此基礎上,該公司還提供了世界上第一個商用 eSIM 平台 AirOn。

早在 2010 年,就有一個名為 eSIM 專家組的組織,四個成員是 Vodafone、德國電信、西班牙電信和Giesecke+Devrient。這四方共同進行了初步探討,形成了一些技術方向,這是在 GSMA 制定 eSIM 的第一版行業標准(2013 年)之前,我們已經能夠提供商業服務的一個基礎。2011 年 Giesecke+Devrient 和 Vodafone、德國電信、西班牙電信一起推出了相關商務服務。

在 GSMA 的 eSIM 規範裡,對 eSIM 有比較明確的定義。其主要特點包括兩方面:

-它是跟終端設備集成在一起的 SIM 卡
-它可以支持遠程碼號管理服務
-eSIM 在車聯網領域得到規模性的發展

eSIM 業務最初是在車聯網領域得到了規模性發展和商用,它的技術也在車聯網領域得到了檢驗。這和車聯網的幾個特點有關。車聯網對通信的要求首先是安全,傳統插拔卡不能夠在車輛發生碰撞後確保車主還能跟後台進行通信,而嵌入式的 SIM 卡則在安全性上更有保障。第二是車輛跨境需要碼號管理服務。對於本地數據服務,各個國家都有政策上的限制。由於車輛要出口到世界各地,如果使用預設號碼的 SIM 卡,汽車廠商要事先跟各國營運商洽談,然後再生產、出口,這個過程非常繁複。一旦車輛要從一個市場轉運到另一個市場,廠商還須換卡,整個工序的花費非常高。所以車廠有必要降低物料管理和流程的復雜程度。eSIM 作為一個小元件,它的成本對於整車來說是微乎其微的。

eSIM 在車聯網應用方面得到了比較大的發展,這也受惠於車商和營運商的緊密合作。目前合作模式有兩種,第一種是汽車廠商主導來掌控一個平台,跟很多國家的營運商談合作,營運商把碼號交給汽車廠商,特別是在歐盟地區,營運商和車輛廠商的關系可能密切一些。但是由於政策的限制,有很多國家的碼號是不能出境的,那麼第二種合作模式則是由營運商去主導整個過程。

目前 Giesecke+Devrient 已經為全球用戶提供了超過兩千萬張 eSIM 卡。但直到目前為止,在物聯網領域,除了車聯網並沒有其它行業對空寫碼號管理的提出非常迫切的需求。長遠的需求可能會在一些領域被逐漸發掘出來,例如像跨境物流領域,在「一帶一路」的政策下,在東南亞、中東歐的國家,由於將產生很大交通運輸需求,市場對 eSIM 的需求可能會更大。

憑藉 eSIM 方案的優勢:簡化企業的轉運流程、業務流程,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我們相信隨著市場對 eSIM 技術以及商業模式不斷挖掘,eSIM 在其他行業也會逐漸發展起來。

eSIM 的第二個商機是消費電子領域

eSIM 的下一個商機是消費電子領域。實際上,蘋果在 2014 年已經試水,在 iPad 2 以及 iPad mini3 的 4G 設備裡采用 Apple SIM。去年初,三星集成 eSIM 卡的智能手表正式商用,由 Giesecke+Devrient 和營運商一起提供技術和碼號資源的支援。從 2017 年開始,大量設備廠商都在嘗試把 eSIM 技術應用到自己的設備中。

對用戶來說,eSIM 服務實際上會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用戶購買設備後,只要在能夠上網的地方就可以選擇營運商的合約。不僅僅是中國,很多國家都要求實名認證,因此同時亦開發了視頻認證的系統來配合 eSIM 的業務商用。

此外,在消費電子領域,eSIM 也改變了發卡流程。傳統的流程中,營運商通常是把用戶的數據發給卡廠,卡廠生產出帶碼號的卡片然後再返回給營運商,營運商銷售給用戶。但 eSIM 來臨的時候,這個流程會發生改變。在初始階段,營運商並不會把數據發給卡廠,而是驗證營運商的平台能不能把需要的數據傳輸到卡廠,驗證一旦通過,可能營運商會採購 eSIM 卡交給電子廠商,或者電子廠商直接找卡廠採購通過營運商認證的這種卡。電子廠商的工作相對會增加,需要把貼片卡放到自己的電子設備裡。這為用戶帶來了方便,只要在家裡輕鬆地下載、啟動就可以了。

未來的 eSIM 卡將功能更強大、尺寸更迷你

目前,從 SIM 到 eSIM 轉變已經是可以預見的趨勢。過去傳統的卡片尺寸相對較大,之後普通插拔卡尺寸在變小,現在已經到了貼片卡,尺寸更小。未來卡片會不會就消失了呢?這個問題要從兩個方面去解讀。第一方面是從 eSIM 卡的功能上看,它不但不會消失,而且應該會更加強大,它不僅要承擔傳統 SIM 卡的用戶身份認證和加密作用,還有可能要在物聯網等領域承擔安全元件的作用。第二方面,從形態上看,eSIM 卡向小型化發展是必要的。

對於軟 SIM 卡,在能夠預見的未來應該還不會有所發展,至少從產業以及從營運商角度來看,目前還不能夠接受軟 SIM 卡。與作為硬件的 SIM 卡相比,軟 SIM 卡的安全性上還有待商確。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遲到好過無到!Mastercard 終推二維碼支付服務

August 7th, 2017 No comments

遲到好過無到!Mastercard 終推二維碼支付服務

遲到好過無到!Mastercard 終推二維碼支付服務

現時香港利用信用卡支付貨款雖然相當普遍,但相對於內地採用的手機支付,香港支付服務市場仍顯得異常落後。

不過,近日信用卡公司 Mastercard 便宣布預計於本月在香港推出試驗計劃,並擴展其支付方案至二維碼 (QR Code) 支付方式,讓持卡人或商戶可掃描全球規格統一的二維碼以進行支付,為零售支付帶來更多選擇。

Mastercard 將與 EMVCo 及其他業界夥伴合作,制定一套全球適用的新二維碼標準,藉此確保消費者手機上的二維碼與掃描時的一致,保證每個裝置均能安全地付款及收款。至於商戶方面,只需透過 Mastercard 提供的 QR 平台掃描消費者智能手機上的二維碼,即可以處理交易。此系統將利用 M/Chip 技術,為用戶提供一個建基於 EMV 框架的安全支付方式。

自 2016 年推出以來,Masterpass QR 讓使用任何手機的用無需使用實體卡亦可親自付款。消費者只需以手機掃描在商戶收銀處的二維碼,或在手機輸入文字代碼,即可付款。在亞太區,印度的消費者已可享用這項技術,預計區內其他市場將陸續於年底前推出此項服務,包括泰國及印尼。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淺談生物認證技術在金融業面臨的阻礙

July 31st, 2017 No comments

淺談生物認證技術在金融業面臨的阻礙

淺談生物認證技術在金融業面臨的阻礙

隨著現時資訊科技發達,大家只需用指紋、虹膜掃描或自拍識別,就能解鎖手機、確認身份、購物和付款,並逐漸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有調查同樣顯示,比起傳統密碼,93% 的人更喜歡使用生物認證技術。

但是,手機生物認證技術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最近,Mastercard  及牛津大學聯合發布研究報告,指出金融業對相關的知識存有根本差距。88% 的受訪專業人士預計自己將需要作出與手機生物認證技術有關的重要決定,但只有 36% 認為自己有足夠經驗,而大概三分之二的技術人員更認為自己經驗嚴重不足,甚至完全沒有相關經驗。92% 的業界人士表示有意採用生物認證技術,但只有 13% 已採用相關技術。這可能成為手機生物認證技術應用上的一大阻礙。

為協助拉近金融業界在此領域的知識差距,報告中列出五點建議:
– 性能:透過結合低計算錯誤率與雙重裝置身份的確認方式以作多種保護,打造流暢並安全的生物認證技術。
– 可用性:設計一個安全可靠及易於使用的用戶體驗,讓不諳科技的人也能輕鬆掌握。
– 兼容性:讓技術適用於不同設備、情況及使用方式(包括面部、虹膜掃描及聲音等識別方式),以備未來所需。
– 安全:加密生物認證模板,確保資料不會被外傳,將使用上的風險降至最低。
– 隱私:使用嶄新的生物認證資料保障技術,即使在認證系統中也能保密及匿名。
以上某幾個因素對用戶體驗有直接影響,故消費者較為熟悉;有些因素則在幕後營運,不為消費者所知。金融業界如要取得長遠成功,必需同時推動這五個要素的發展,以應對威脅。這個框架目的只在引導金融業拓展關注領域,而非只重視與消費者有直接關係的因素。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