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經濟研究院指物聯網應用將大放異彩
物聯網近年來聽得愈來愈多,當你還以為物聯網離現實還有一段距離時,今天牛津經濟研究院便有報告指物聯網即將大放異彩。有關報告由 Verizon 委託牛津經濟研究院進行。當中顯示,就美國而言,物聯網的潛在市場已包括超過 1.5 億輛仍未連線的汽車、超過 3 億個公用事業計量錶、近 100 萬英畝葡萄園,以及 4,500 萬位共用商品和服務的人。
專家認為,受到以下五種宏觀趨勢合流的影響,在整個 2016 年及以後物聯網將繼續成為大小型企業的收入來源:
-在支持物聯網的世界中,消費者在欣賞智能手機的同時,開始理解並希望自己的手機能支持更多。3 到 5 年內,一般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自動化水平將通過擁有更簡化界面的物聯網應用程序而大為提升。事實上,目前 81% 的公營部門物聯網採納者均認為,民眾日益期待他們利用數據及物聯網提供更好的服務。
-數據盈利將成為必備條件。在未來的 2 至 3 年內,近一半的企業預期能夠使用多於 25% 的數據。數據分析方法將由描述性數據採集演變為較先進的預測性及指示性模式。為了讓行業可以從數據中獲得有意義的詮釋從而向顧客提供更好的服務,數據分析將出現由 「大數據」至「領域專家」的範式轉移。
-監管環境的改變,會繼續把思路一致的業務夥伴撮合起來,令行業標準得以更快地建立。以美國的《藥品供應鏈法案》為例,該法案要求藥物生產商最遲於 2017 年底實施系統,將處方藥品的交易紀錄連貨運資料,以電子方式傳送並儲存到他們整個分銷及供應鏈中。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假藥已令製藥業每年損失達 750 億美元,因此成立此法案以打擊假藥。
-網絡連接、低功耗器件及物聯網平台可以為開發者創造更多工具,也讓商業機構可以用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使物聯網的部署由數以百萬計的連線擴展千倍以上,令創新不再成為少數人的專利。新一代無線技術 5G 不僅可以實現自動駕駛汽車及機械人等自動化解決方案,也迎接各種新類型的應用,例如為物聯網的採用提供虛擬和增強實境。
-網絡安全專家為了跟上科技發展,正審視各種隨之可能出現的威脅。這些威脅有新有舊,並會影響物聯網的採用以及各種日常運作。該報告亦指出有不少企業正在轉向成為創新企業,以加快它們的物聯網發展。在 2015 年,物聯網創新企業獲得的注資比消費者創新企業多 75%。專家相信,物聯網創新企業在 2016 年內籌備的資金,將會是消費者創新企業的兩至三倍。
多年來,一般人對物聯網的觀點都只是一項多種複雜技術的混合體,而使用的亦只是一些早期採用者。但過去一年有不少矚目的例子,顯示為了應對商業機構、消費者和公眾的相關需要,各式各類的企業、企業家、城市及開發者正紛紛採用物聯網。與此同時,消費者更願意嘗試使用新的技術和應用程序,以引進更好的生活方式。最終結果不僅將在未來兩年中產生數以千計的物聯網使用個案,更會為創新和新經濟成就一條高速管道。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近日,埃森哲在世界經濟論壇 2015 新領軍者年會上發表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到了 2030 年,物聯網將為中國額外創造 1.8 萬億美元的累計 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但由於面臨基礎設施薄弱、數據政策不力、人才缺乏等諸多挑戰,中國很可能錯失這些潛在經濟收益。
該報告名為《物聯網:推動中國產業轉型》,當中考察了物聯網如何將物理世界與電腦和分析工具組成的虛擬世界相連,為眾多產業部門創造廣泛經濟效益。報告顯示,基於目前政策和投資趨勢,到 2030 年,物聯網可為中國創造 5000 億美元的 GDP 累計增長,比目前預測的經濟增長速度高出 0.3%。
報告同時指出,如果採取進一步措施,提高中國吸收物聯網技術的能力以及增加物聯網投資,到 2030 年中國年均 GDP 增長率可提升 1.3%,屆時有望實現 1.8 萬億美元的累計增長。
報告還分析了物聯網對中國 12 個關鍵產業部門的影響,並且揭示出制造業、公共服務業和資源產業等三大部門最有可能受惠於物聯網技術和商業模式。到 2030 年,該三大產業部門將佔物聯網所創造中國累計 GDP 總額的 60% 以上。如果這三大部門能增加投資並採取進一步行動,改善支援基建條件和提升技術能力,該數字甚至有望進一步提升。
基於中國目前產業政策和投資趨勢,未來 15 年,僅制造業就可借助物聯網增加 1960 億美元的累計 GDP;而如果採取進一步措施,該數字有望增加 276% 至 7360 億美元。此外,公共服務部門的累計產出也將從 610 億美元增至 2170 億美元。資源產業也將經歷類似增長,如果採取進一步措施,物聯網對其產值累計增長的貢獻將從目前條件下的 480 億美元提升近三倍至 1890 億美元。
各行業其實亦可通過提升本身競爭力等種種措施來實現上述物聯網經濟效益。例如制造商可利用預測性分析工具來加強對設備的追蹤、管理和維護,從而改善整個生產流程。此外,企業還可為危險環境工作的工人配置智能設備來提高工作安全性。最重要的是,物聯網能利用大數據創造更具個性化的產品,並基於這些產品開發出各類新型的配套服務,從而創造新的收入來源。
為實現上述經濟目標,中國需要顯著提高在整體經濟中傳播和吸收物聯網技術知識的能力。早前埃森哲發表的一項有關各國廣泛應用物聯網技術的實力排名中,中國在全球 20 個經濟體中僅排名第 14 位。
對此結果,埃森哲總結認為,許多因素仍在阻礙物聯網在中國的廣泛應用。專業人才短缺不僅只在核心技術技能的缺乏,還缺少了專業人才將傳統產品轉化為基於大數據、更智能化的新型服務。此外,整合通信和 IT 系統的不足、數據共享政策的不明朗,都將阻礙企業交換數據。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物聯網近年成為熱話,然而物聯網本身的操作方法卻遠早於十年前已出現;當年第一代的智能傢居依賴特制操制器進行操作,其實已是一個活生生的物聯網應用例子。時至今日物聯網的應用範疇已更深入日常生活之中,即便是辦公室之內,亦不難發現物聯網的案例。
最常見但卻最常被忽略的便是辦公室之中的咖啡機;有些大型公司會通過安裝不同的感應器從而令其可遙距監測分佈於不同辦公室內的咖啡機資訊;而這種物聯網趨勢仍會持續上升。根據一份由 Gartner 公佈的研究報告顯示,2015 年連接式物件的使用量將達到 49 億部,較 2014 年上升 30%,預期至 2020 年達到 250 億部。
隨著數碼移動由力量連結 (Nexus of Forces,包括雲端、流動、社交及資訊) 策動,並因為 IoT 而大幅提升,威脅不少現有業務。企業並沒有選擇,只能奉行 IoT,就如他們實現資訊科技個人化一樣,所以物聯網的普及性將會有突破性的增長。
隨著消費者、企業、政府,醫院及許多其他機構找到新方法善用 IoT,這突如其來的擴展將推動 IoT 所帶來的經濟影響。Gartner 預計 IoT 將為 2015 年及 2020 年總服務消費各自帶來 695 億美元及 2,630 億美元。
消費應用將帶動連接式物件的數量,而企業將佔大部分收入。Gartner 預計 2015 年,29 億部連接式物件將應用於消費行業,並於 2020 年達超過 130 億部。汽車行業的 2015 年增長率最高,達 96%。
從各行各業來看,製造業,公共事業及交通運輸將會是 2015 年首三大垂直行業使用 IoT,它們將合共使用 736 萬部連接式物件。至 2020 年,排名將有所改變,公共事業位列第一,製造業成為第二,政府則排名第三,它們將合共安裝 17 億部 IoT 裝置。
IoT 所強調的是資訊安全、資訊科技安全、操作科技安全及實體經營安全之間前所未有的緊密關聯。現時,管理人員需要決定企業安全的未來,如誰人管治、管理及經營。Gartner 表示,至 2017 年底,超過 20% 的企業將設有數碼安全服務,專門保護使用 IoT 設備及服務的商業計劃。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