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模成形技術為商業活動帶來了很多創新的機會,從列印一個手機外殼到重組人體器官,3D列印在不同行業中的發展正急速成長。許多應用領域在生產及研發階段開始加入3D技術,帶來多個績效優勢,有效將生產轉化成高品質,遠遠高於傳統製造所能達到的水準。所以,公司機構採用多種方式來拓展3D列印的適用範圍,加速增長在亞洲和北美尤其顯著。
有調查發現,3D打印傾向於個人定制和小規模生產,與相對成熟的應用行業一起,例如汽車和航空航太細分領域,消費品製造和醫療保健的應用為這項技術提供了巨大的成長空間。然而,用於大規模系統和大型物件製造的技術的有效性還有待清晰證實。另外,考慮到急劇增加的初始投資和相對適度的生產量,創建快速成型服務的開辦成本預計較高。不過,3D列印價值鏈中的公司將會得益於模具製作安裝及生產過程數量的減少,成本也就會隨之降低。這也將使存貨和訂貨至交貨的時間大大減少。而這兩個因素對製造業公司意義重大。
隨著市場潛力和經費的快速增長,3D列印生態系統正在成形。多產業(如政府、實驗室、大學、初創公司和老牌企業)的參與將加快3D列印技術、產品和服務在全球範圍的發展和商業化。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由AWS、Google及微軟這三巨頭帶領的雲服務減價戰進入另一階段,今年第一季度雲運算服務的價格戰已經緩和。這三巨擘提供的基建即服務(IaaS),以出租運算能力和存儲空間為企業提供彈性及靈活的IT基建。根據摩爾定律,由於技術不斷提升,CPU、記憶體等成本會逐漸下降,所以雲運算成本能夠減少,而用戶所付成本也因此受惠。
投資公司RBC Capital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今年第一季度公共雲運算領域的價格大戰已經平緩下來,業界最大的如AWS、Google、Microsoft、IBM和Rackspace等已經沒有如以往一般大幅調整,只有其他平台如VMware、CloudSigma下調了幾次價格。而PaaS的雲運算服務業務能提供更高的利潤率,因為PaaS模式中,雲運算服務供應商可以銷售在雲基礎設施上運行的應用和軟體,包括業務管理和資料庫服務。
部署混合雲時機已到
目前部署混合雲是許多企業關注的題目,企業未來會將更多業務建立在公有雲及私有雲中,方便它們在自己的伺服器上運行最重要的商業應用,在需要的時候訪問IaaS提供商的服務。通過利用混合雲架構,50%的受訪者把應用/資料由公共雲中遷移到私有雲中,客戶採用混合雲運算模式的主要動力是安全性、有更大的控制力、效能和成本更低。
高盛發表的一份雲運算報告中表示,AWS的定價策略越來越複雜,自2006年發佈以來,AWS已經48次下調了價格。價格策略反映價格與成本呈正相關。巴爾認為,儘管定價日趨複雜,但客戶也能有效地優化不同價格選項。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數據中心硬件基建成本一般都會越出越低,這犘爾定律一直以來都沒有面對大挑戰,但對於偌大一間的雲服務供應商Amazon而言,其伺服器群成本控制越來越難。要維持減價戰下的成本壓力,Amazon確認收購一家以色列晶片製造商,並希望借此舉為自身龐大的數據中心體系搭建起新的定制化技術方案, 加快雲數據中心建設步伐及降低成本。
Amazon官方承認併購了晶片廠商Annapurna Labs,市場有不少揣測是次收購的目標,而目前為止Annapurna對此次收購相關的內容保持沉默。有消息指Amazon將為這筆收購支付3.5億美元到3.75億美元。
Annapurna背景:網路晶片起家
有媒體推斷是次交易背後原因,Annapurna公司由Avidor Willenz於四年前正式建立,這位創始人曾于1994年創立一家製造網路晶片與收發裝置的公司Galileo Technology。Galileo雖然並不知名但已經吸引到ARM晶片製造商Marvell的青睞。後者於2000年以約27億美元股權將其招至麾下。
因此儘管Annapurna尚沒有公開任何細節資訊,但可以肯定其產品與Galileo業務較為相似,有匿名人士於《華爾街日報》透露這家企業著力開發終端網路晶片、以高性能與低功耗為主要。
CPU維持與Intel合作
Amazon方面也有充分理由需要收購一家晶片廠商以維持更高競爭力,而網絡晶片較CPU等晶片更有戰略價值,雖然Amazon曾經對ARM伺服器進行評估,但以Intel合作似乎更有信心。Amazon的伺服器晶片採購如此龐大,以至於Intel甚至願意專門針對AWS數據中心的實際需求開發定制化晶片版本,所以Amazon推出的IaaS服務EC2設備實例才能如期呈現在廣大用戶面前。
不過Amazon在定制化CPU之外,更應將所有硬體設備都採用定制化套件、並由原始設計製造商負責構建,而網路是雲端化下最為緊要的技術層面,成為核心組成部分。相較於所有其它設備的使用成本,網路設備成本的上漲幅度最高,這明顯是種反摩爾定律的現象。要在減價戰上贏出,節省開支是必然的事。Amazon可能已經開始對Annapurna的技術方案融入進行部署,用3.5億的價值是否可以有效降低開支我們拭目以待。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交換機支援2.5 GbE和5 GbE速度到底會給網路市場帶來哪些影響?無論是有線網路和無線網路。802.11ac的GbE無線局域網推動了這種需求,畢竟目前有很多部署在有線邊界的乙太網交換機上的WLAN產品可以很容易擴展到1 GbE的速度。
目前交換頻寬1 Gbps的下一個升級就是10 Gbps,但這最基本要求CAT-6纜線,這也就意味著那些使用CAT-5e纜線的架構不能利用10 Gbps,至少在額定性能的輸送量和距離上不能用。而且10 GbE交換機一直都比1 GbE交換機要貴很多,所以1GbE直接升級到10GbE的較不可行,限制了升級途徑。
所以2.5 GbE和5 GbE技術的存在有意義,它符合當今802.11ac接入點的能力,但是要在CAT-5e纜線之上。這意味著提升性能不再需要改變或者替換佈線。但是,面臨這種常有的情況,則需要考慮一些新的問題:
- 網絡管理員需要評估價格/性能,確定添加或更換這些交換機以後的純收益。當然,他們還需要一筆預算來進行這項升級,因為他需要考慮到以後的幾年內基於這些量化的好處帶來的一些優先順序需求。這裡的關鍵問題是2.5 GbE和5 GbE的使用壽命:那麼,最終是否會考慮10 GbE呢?
- 不用升級佈線架構就可以獲得額外的輸送量,這情況確實很吸引人,但是更換線纜可能比許多人知道的還要簡單:只需要將新線纜連接到舊線纜上就可以了。但是並不是每個連接都需要升級,在短距離傳輸時(例如50米),CAT-5e纜線上也可以做出10 GbE表現。由於AP經常是密集部署的,所以在很多情況下,這種方式都適用。
- 另一個需要權衡的問題是10 GbE交換機的成本較高,但我們還要考慮10 GbE的價格下降的會有多快。高階技術的成本價格會下降的很快,我們認為最終會有對10 GbE性能的需求。企業應該對2.5GbE和5GbE交換機以及10 GbE交換機每個埠的價格進行詳細的分析,不能忽略不計。
- 如何解決下一代無線局域網(WLAN)。802.11ad協定可以實現近7 Gbps的速度,而IEEE802.11ax到2018年左右推出,針對10 Gbps以上的用途設計。同時 Wave 2GbE Wi-Fi應該可以適應5 Gbps鏈路。這些產品並不是相容的,因為它們涉及使用8個MIMO,這在流動設備上是很難實現的。但是雙頻段的Wave 2 AP在很多情況下會超過2.5 Gbps;我們的實驗室已經有很多這樣的設備了,有一些甚至還超過了5 Gbps。
須知道2.5和5 GbE標準目前還正在發展階段,至少有兩大陣營的競爭:NBASE-T和MGBASE-T。但是,我們並不認為購買這些產品會有多大風險,因為這些產品肯定是相容的,能夠符合任何標準。但是值得注意的是,10 GbE標準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所有IT部門在一個情況下都會需要利用現在或將來的無線局域網而升級他們現有的乙太網交換機,但是2.5和5 GbE是被視為特定產品上的性能邊界,可能在未來兩三年內遇到另一局部升級週期的時候會產生麻煩。所以我建議尋找每個埠都可以提供1 GbE、2.5 GbE、5 GbE以及10 GbE的交換機,並且是PoE供電。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

每日證券市場有5.2萬億美元外匯交易,一般由銀行和大型投資集團推動,很少對小型個人投資者開放,OANDA的網上外匯交易系統就是為了改變這一點。金融知識與股市模擬應用TradeHero已將平台與在線外匯交易商與創新外匯交易服務提供商 OANDA(安達)進行連接,從而讓 TradeHero 可免費下載的流動應用實現虛擬貨幣和貴金屬交易。
TradeHero目前從OANDA的網上外匯交易系統中獲取實時數據,該交易系統擁有全球最大的歷史信息、高頻率和篩選貨幣數據庫之一,因此用戶可以開展10種全球主要貨幣,包括美元、加元、澳元和新西蘭元以及歐元、瑞士法郎和日元,以及金銀交易。
據國際清算銀行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的數據顯示,2013年的日均實際外匯交易額為5.2萬億美元,並有望實現穩步增長。TradeHero為數百萬有意學習貨幣交易流動用戶提供服務,用戶不僅能夠了解到投資方式的細微差別,而且加深對貨幣交易的了解,從而轉向現貨交易。
以上資訊由www.hkitblog.com提供